地王再現,或許可以如許多人期待的,刺激管理層加強調控,甚至出臺更嚴厲的措施。但即便所謂的“二次調控”出現了,可以熄滅開發商爭當地王的熱情嗎?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9月8日下午5點,上海浦東黃浦江沿岸的E18地塊(9-3)地塊,在香港地產大鱷九龍倉、新鴻基和央企中糧、中建四家競爭中,終于創下國內住宅樓面價的新高——35490元/平方米,九龍倉以48.28億代價競得地王。
而這個最終價格,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是“便宜的”。此前業內的預測認為4~4.5萬/平方米的樓板價是相對合理區間,激進的甚至看到5萬/平方米以上。而各地土地市場,早已普遍升溫,僅在9月初的短短2天內,上海、廣州和武漢三市就接連拍出新地王,更多的區域地王也頻頻出現。
戴維斯(上海)物業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德揚直言,不管是調控部門還是市場各方,量升價跌才是理性狀態下各方都能接受的樓市“和諧”狀態,現在的問題是,這種狀態受到太多沖擊。“一旦這種狀態被打破,離新一輪的調控就不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