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穩,又一個經不起推敲的借口。紫金礦業遲發信息是出于“維穩”考慮還是“捂”不住了?退一步說,即便果真是為了“維穩”,股價的暫時穩定難道比受污染地區百姓的飲水安全更重要?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2日下午,福建省環保廳通報稱,紫金礦業集團公司旗下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發生滲漏,污染了汀江,部分江段出現死魚。初步統計,汀江流域僅棉花灘庫區死魚和魚中毒約達378萬斤。據了解,這起污染事件實際發生在九天前。
紫金礦業為何在事故發生9天后才披露相關信息?《中國青年報》7月15日報道稱,紫金礦業證券部總經理趙舉剛14日晚坦陳,未及時公布事故信息,是考慮到“維穩為重”,擔心引起當地民眾的恐慌。記者問他,如果不考慮這個因素,最快何時可以公布信息?趙回答說,發現事故的那天(3日)是周六,應該5日(周一)可以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