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6日農行發行以來,股市一改前期頹勢,當天上證指數大漲45點。昨天,股市在諸多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再次大漲55.77點,一個小圓弧底的右端似已構筑成功。這仿佛印證了某些市場人士的分析:農行上市將成為股市的轉折點。 這種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方面,農行發行近期無疑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壓力,而一旦農行上市,也算是“利空出盡”。另一方面,農行的發行價只有2.68元,不僅估值較為合理,而且絕對價格也屬于A股最低股行列,這就使得農行上市后向下做空的動力不足。并且農行發行引入了“綠鞋”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農行上市后破發。因此,不排除農行上市后會引領多頭開展一輪新的攻勢。 不過,就此認為農行上市將成為股市轉折點未免草率。股市近幾日的走強可以歸結為“農行上市行情”,實際上是為農行上市托盤的。雖然農行已經發行完畢,但確保農行不破發也是發行最終成功的重要標志。其實,為了農行發行與上市的成功,市場上各種托盤動作接連不斷,央行甚至已連續7周在公開市場進行凈投放操作,證監會也罕見地在農行上市前一周安排新股發行“斷檔”,這實際上正是股指近日走強的重要原因。但如果因此認為農行上市會成為股市轉折點,那未免對行情發展過于樂觀了。 就世界經濟來說,二次探底的預期越來越強烈,歐元區的一些國家,甚至掀起了“減赤潮”。例如:英國政府3日已經要求各部門就加大力度削減開支的影響進行評估,削減開支幅度可能高達40%,遠遠高于此前預計的25%;德國的赤字削減計劃同樣可能高達40%。這些削減計劃無疑將扼殺復蘇中的經濟。 國內經濟形勢同樣難以令人樂觀。7月1日最新發布的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6月PMI為52.1%,比上個月回落1.8個百分點。這已是PMI連續兩個月回落,它表明在近期出臺的宏觀經濟政策以及世界經濟復蘇步伐放慢等因素作用下,我國經濟增速趨緩。7月3日,溫家寶總理在湖北、湖南、廣東三省經濟形勢座談會上表示,宏觀調控面臨的“兩難”問題增多。此外,樓市調控政策仍然沒有放松的跡象,房價下跌還沒有真正到來。雖然昨天股市大漲在一定程度上與“上海多家銀行對于第三套房貸的發放已經悄悄松動”有關,但這終究只是一種地下行動,并可能因消息公開而招來嚴格的監管。 就股市自身而言,資金面緊張的問題不會因為農行上市而緩解,相反有可能更加突出。為了配合農行發行,央行已連續7周凈投放;一旦農行上市,這種局面肯定會改變,實際上7月8日央行已經重啟了暫停3周的正回購操作。另外,從參與農行網上申購資金不足3000億元來看,資金面短缺超乎市場想象。 此外,盡管農行上市本身利空出盡,但融資與再融資仍然還是股市的巨大壓力。比如,就在農行發行的這個交易周里,同時還安排有8只新股發行。而且農行上市的第2天又安排有4只新股發行。此外,中行也公布了A+H配股600億元的消息,工行也有望步中行后塵。面對無休無止的融資與再融資,僅有農行上市的“利空出盡”實在解決不了什么問題。 所以,除非有宏觀政策面及股市政策面的配合,否則農行上市成為股市轉折點的可能性并不大。當然這并不排除農行上市引發股市的短期反彈,但成為股市轉折點的困難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