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目前正處在兩難的境地。這種兩難最顯著的表現就是:如果人民幣升值會影響進出口,進而會影響就業;嚴厲打擊房價上漲會影響經濟的增長;提高工資會增加企業成本等,經濟放開害怕通脹,政策退出過早又害怕經濟探底,真是進退兩難! 兩難實際是“困局”也是僵局,僵局就必須要打破,就好像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如果僵持的時間很長就會出現很大的變數和風險。只有打破這種僵局狀態,才能夠爭取全盤主動。 筆者認為,需要主動出擊,打破僵局需要“三拳兩招”。 所謂“三拳”,首先要繼續堅持對房地產業的宏觀調控政策,堅決遏制房價和物價的上漲,絲毫不能放松。一旦放松對物價和房地產市場的控制,必然會導致全面的通脹,造成更嚴重的經濟災難。第二,要堅決淘汰落后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業,盡管淘汰“三高”產業勢必會影響到一些原有企業的發展和工人就業,但絕對不能手軟。未來經濟的發展必須走低碳高效環保的路子,當前壯士斷腕的決心和氣魄不能少。第三是積極穩步推進匯率改革,不能回避擱置。匯率改革如果不進行,對外有壓力,對內會影響經濟結構調整。 盡管嚴格控制物價和房價、打擊“三高”和改革匯率,以及伴隨進行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短期內會影響到經濟的發展和就業問題,也會影響到進出口的發展,但是從長遠的角度考慮,我們必須這樣做。不出重拳的后果會更可怕。 “三拳”出擊,有利有弊,但總體上利大于弊。對于弊,我們可對通過“兩腳”來化解。從經濟發展的周期看,盡管矛盾和問題重重,但中國經濟在總體上正處于一個上升發展階段,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投資仍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因此我們可以用投資來對沖因為控制房地產、改革匯率、淘汰落后企業所造成的影響,而投資的關鍵是找準著力點,具體說就是堅持兩個方面,一是城鎮化。中國正處于城鎮化的爆發期,相對于發達國家中國的城鎮化率差距比較大,孕育著巨大的投資空間。二是中西部的平衡發展。隨著國家區域經濟戰略的深入實施,中西部越來越成為投資發展的重點和中心。 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差距、不合理和不均衡都是正常的。由初級的均衡到不均衡,再到均衡,這是經濟與社會發展一個客觀規律和必然的變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展的關鍵是要找準著力點,不同時期和不同情況下的著力點是不一樣的,中國的城鎮化發展和中西部崛起就是重中之重。城鎮化發展和中西部崛起需要投資,而投資可以對沖由于嚴厲的宏觀調控對經濟所造成的制約和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