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鎮規劃亂象透視 | 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在短短30多年的時間,我國的城鎮化完成了西方發達國家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程,發展迅猛但也出現不少問題。比如,奇怪建筑與“千城一面”共生,大“城市病”與“鬼城”、“睡城”為鄰,土地浪費驚人、環境破壞日益嚴重等。面對諸多亂象,盲目規劃、過度規劃、隨意規劃難辭其咎,也亟待糾偏。本報今日推出《城鎮規劃亂象透視》系列組稿,以探究竟。 |  | |  | 創新的“血液”哪兒去了 | 隨著科研經費的快速增長,我國在眾多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多項重要科技指標大幅上升。但我國科研活動與經濟發展在不少領域脫節,突出表現為科研投入分散、考核機制扭曲、研發層次低端、市場效率低下等方面,阻礙了創新驅動能力的提升。 |  | |  | 外資大挪移觀點之爭 | “外資大規模撤離”成為近期輿論焦點。一方面,在美國逐步退出量化寬松政策,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國際資本調整布局;另一方面,中國加大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力促產業升級,且招商引資更加注重質量而非數量,對在華外資正在去“超國民待遇”化,在華外資經營壓力加大。 |  | |  | 公積金迷城 | 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20余年來,在支持住房建設、推動住房市場化、解決職工住房問題和促進房地產市場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住房形勢的變化,住房公積金制度與其設計初衷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背離,效果弱化、公平失衡、風險加劇、矛盾突出以及服務滯后等問題日漸顯現。一方面,社會的批評質疑聲和改革呼聲越來越強烈,另一方面,條例修改、制度完善明顯遲滯、乏善可陳。 |  | |  | 國企再造 | 這是一個時代的課題:一方面,我們要堅持公有制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另一方面,十八大提出了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如何做到這兩者有機融合?國企改革承擔著破解這一課題的時代使命。目前,國企改革的大幕已經拉開,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問題漸次顯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