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大的危改拆遷是否進行,將由居民投票來決定。為避免“釘子戶”的出現對大多數居民不公平,在達到一定比例的居民同意并簽訂協議后,所有居民將“同步搬遷”。6月2日,北京市最大的危改項目酒仙橋危改工程投票表決書,已經分發到所有涉及危改的居民家中。
由居民投票決定是否進行危改拆遷,表面上體現出了對工程所涉及居民權利的尊重,但是這種做法是在以一種貌似民主的方式行侵犯公民法定權利之實。
房屋的所有權或承租權是公民的一項私權,是不能由任何其他人代為決定的。所以,即便同一項目中的大多數居民同意拆遷,也并不意味著就可以對個別不同意者實施強拆,因為公民的私權未經當事人同意是不能被強行讓渡的。
拆遷補償商談是在被拆遷者與開發商之間進行的,如果多數居民同意就可以對所有房屋拆遷,那就等于是將拆遷商談轉移至居民與居民之間進行。在多數居民決定是否進行拆遷情形下,個別居民不同意按現有補償條件拆遷,僅僅因為超過一定比例的居民同意便對其實施強拆,就更是對這少數居民私權的直接侵犯。
“多數人決定”是一種適用于政治生活領域的制度設計,不能被簡單移植于公民私權領域。公民的財產權是一種私權,是不受政治生活領域的“多數人決定”原則調節的,這與一個公民依法享有的勞動與受教育等權利,不能因為多數人投票同意就可以被剝奪是同樣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