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到第三代移動通信(3G)牌照后,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日前相繼公布3G業務推出時間表,一些運營商甚至預計在2010年就能實現贏利,對此部分專家認為,由于3G市場尚未成熟,應避免對中國3G前景盲目樂觀。
網絡建設面臨阻力
1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放三張3G牌照,中國移動獲得了TD-SCDMA牌照,中國電信獲得了CDMA2000牌照、中國聯通則獲得了WCDMA牌照。至此,中國通信產業醞釀了多年的3G戰略終于“水落石出”。 上海市民羅小姐去年10月成為一名中國移動的3G體驗用戶,三個月體驗下來羅小姐對3G大為失望。她說:“網絡信號非常差,經常出現斷線和無法接通,話音也聽不清,另外3G的應用非常少,像視頻通話很難實現。如果不是因為中移動給每部手機都有一定額度的補貼,早就放棄了。” 據了解,在從去年4月開始建設運營TD網絡的八個城市中,上海被認為是最為成功的城市,目前已發展TD用戶超過7.5萬,其中試商用客戶超過5.3萬,占同期全國總量的42%,購買數據上網業務的用戶已超過4.5萬,占同期全國總量的51%。 上海移動有關人士解釋稱,目前在上海TD-SCDMA的基站已超過4000個,實現了外環以內全覆蓋以及城鎮中心帶的覆蓋,但還不能像GSM網絡那樣覆蓋全市范圍,所以會出現網絡信號差的問題。不過,3G網絡建設有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基站會越來越多,信號也會越來越好。 但隨著市民環保意識的提高,以輻射為由拒絕運營商將基站建到居民小區的事件在上海十分突出,不僅是TD網絡,GSM網絡信號質量也受到很大影響,包括聯通和電信都遇到同樣的難題。考慮到建設3G網絡與居民抵制基站建設的矛盾,此前工信部已經要求運營商避免重復建設,在通信設施方面共建共享。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表示,三大運營商互為競爭對手決定了共建共享很難實現,重復建設和浪費不可避免。闞凱力表示,從中移動TD前期的試商用效果看并不好,用戶對3G反映冷淡。
3G巨大回報期至少二到三年
中移動前不久率先宣布3G商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副總裁李躍日前表示,將于10月底在我國238個城市向社會提供TD-SCDMA服務,并計劃在三年內建成全球最大規模3G網絡。中國電信執行副總裁張繼平日前也透露,將于3月底前在100個主要城市提供3G服務,今年7月將在全國開展3G服務。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則表示,今年上半年將在全國55個城市開展3G業務,年底前將該服務的覆蓋范圍擴大至282個城市,預計3G業務將在2010年實現贏利。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此前預計,未來兩年三大運營商對3G網絡建設總投資將達到2800億元。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金橋認為,3G發牌后,將形成一條包括3G網絡建設、終端設備制造、運營服務、信息服務在內的通信產業鏈,據估算,在未來三年內,該產業鏈將拉動1.8萬億元到兩萬億元的社會投資。 交銀國際報告認為,3G對于運營商而言將是一個逐步建設、逐步培育的過程,在3G推廣初期,用戶增速及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難以出現較大的改善,而推廣初期的資本開支將大幅增加,電信運營商的贏利能力將受到較大的影響。3G業務要實現贏利至少需要二到三年,未來3G用戶可能會出現快速增長,但這不能必然代表運營的成功,2G業務依然是重組后三大運營商移動業務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國外案例表明,語音業務依然是3G業務中的主要貢獻,數據業務占比弱于預期。 3G缺乏成熟的贏利模式,國外運營商運營3G多年至今都沒有實現贏利。國金證券電信行業資深分析師陳運紅認為,中國三家運營商在3G業務上需要三到五年才有望贏利。 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也指出,現在談論3G的贏利問題還為時過早。
國外3G運營不盡如人意
幾年前人們一直希望技術革命能夠給全球的通信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從這幾年國外運營商運營3G的效果來看并不盡如人意。沃達豐、和記電訊等運營商在推出3G業務之后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和記電訊原來說八年扭虧為盈,但到現在都還沒有實現。而被行業公認為運營最成功的日本NTTDoCoMo公司運營3G網絡多年后至今凈利潤復合增長率也不到3%。 據闞凱力介紹,從全球來看用戶對于3G的應用還大多停留在語音業務上,而運營商寄予厚望的增值業務并沒有如期爆發,運營商大規模的資本投入在帶來巨大成本負擔的同時,沒有帶來收入的突飛猛進。盡管現在的產業鏈成熟度已大大高于當時,但市場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對中國運營3G網絡應避免盲目樂觀。 根據2008年中期業績,中國聯通GSM用戶的ARPU值僅為42.8元,原中國網通的ARPU值為68.5元,而中國移動的ARPU值為84元。ARPU值逐漸下降是電信業不可避免的總體趨勢,3G時代的數據業務將成為挽救各運營商ARPU值的關鍵。 闞凱力認為,3G在全世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嚴重缺乏應用、需求和市場。而中國的2G在世界上是規模最大、技術最好、覆蓋面最廣、技術水平最先進的,因此,3G在中國會尤其缺乏應用和需求,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國人均收入和消費能力遠遠低于發達國家,3G運營將面臨比其他國家大得多的困難。“3G在我國,不管采用哪一個技術標準,都會給電信運營商帶來巨額的虧損。” 電信專家李進良稱,大部分國外3G運營商都是虧損的,但也有贏利的運營商。對于中國的運營商來說,初期投入較大,所以前幾年虧損也比較正常,但今后的贏利取決于運營商的運營情況,如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都在經營GSM,中國移動每天凈利潤超過三億元,而中國聯通與之相差甚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