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今后十幾年,我國人口慣性增長勢頭依然強勁,每年仍將凈增800萬人至1000萬人。 人口素質總體水平不高,難以適應激烈的國際競爭。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龐大,就業(yè)形勢依然嚴峻。出生人口性別比居高不下,給社會穩(wěn)定帶來隱患。公共資源投入不足和配置不合理,不適應人口流動持續(xù)增加的新形勢,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體系面臨巨大的壓力。 低生育水平面臨反彈的現(xiàn)實風險。當前,群眾的生育意愿與國家的生育政策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城市40%的獨生女家庭希望再生育一個男孩,農村60%的家庭有多生育子女的愿望。政策內生育水平明顯上升,上世紀80年代中期出生的子女已進入婚育期,形成人口出生的小高峰;同時享受“雙獨”和部分“單獨”政策的第一代9000多萬獨生子女已進入婚育期,這種“雙峰疊加”的局面將持續(xù)十幾年。特殊人群存在超生現(xiàn)象,流動人口超生約占違法生育總量的60%,個別黨員干部和所謂“名人”、富人超生給社會帶來了負面影響。社會上對生育政策的炒作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亂,所謂“放開二胎”的傳聞,在群眾中引起了誤解。 隨著體制轉軌和社會轉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單位人”轉為“社會人”,人口流動、人戶分離等現(xiàn)象大量增加,過去曾經非常有效的制約手段難以適應新的形勢,管理手段弱化,控制力度減小。尤其是農村,公共事業(yè)發(fā)展滯后,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缺乏有效手段,穩(wěn)定低生育水平面臨著諸多困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