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之中,民營資本可能會怎樣進入,在何種渠道、以何種方式與交行進行合作?外資將扮演什么角色,“交匯”了10余年的匯豐銀行未來將有什么新的戰略選項?交行用人制度怎么改,大行限薪還限不限?對于這些交行“深化改革方案”中備受市場關注的焦點,交行董事長牛錫明日前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首度透露改革設想中的部分細節。
作為大型國有銀行中的混改第一炮,交行的這些步伐意義深遠。當上一輪股改已經讓銀行業品嘗了十年紅利甜頭后,現在銀行業需要用新一輪改革尋找下一個十年的新紅利。正如交行十多年前的重組、引資、上市“三部曲”為整個行業闖出了一條破冰之路,這一次,交行作為“先頭部隊”探的路,也可能是未來“大部隊”可以借鑒的。
不過,雖然“深化改革方案”近期已經國務院批準同意,但交行的具體路徑設計,都還在探索和細化之中,多種可能性也有賴于內外部各項機制的理順。
與匯豐加強全球戰略合作
第一財經日報:交行深化改革方案中有優化股權結構、完善治理機制、引入民營資本、探索員工持股、改革內部經營機制等12個方面的改革措施,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些措施?改革最大的亮點在哪里?
牛錫明:我把這些改革措施歸納為三個方面:第一,是探索大型商業銀行中國特色的公司治理機制;第二,是探索內部體制機制改革;第三,是探索經營模式改革創新。交行的深化改革,從整個銀行的多個層次、多個方面都可以進行改革探索,其中有不少亮點。
比方說和匯豐銀行的合作,匯豐投資持股交行已經超過10年,我們一直合作得不錯。下一步我們將探索加強與匯豐的全球戰略合作,其中有可能涉及股權比例的問題,以及探索是否可能在交行現有的董事會里,由匯豐派駐一位非執行副董事長等。
再比如互聯網金融,交行現在有一個口號:“依托互聯網+,打造第二交行”。下一步我們希望在互聯網金融方面進行探索,比如要建一些互聯網中心,看看有沒有可能把它變成互聯網公司。
引入民營資本:
用二級公司進行合作
日報:交行引入民營資本也是一大看點,會考慮哪些方式和渠道?
牛錫明:民營資本要進入交行,渠道是比較通暢的,買交行股票就可以進入,所以我們和民營資本合作的大門是敞開的。
除了在交行(母公司)層面可以進行合作以外,我們也考慮將二級公司作為合作的切入點。交行有五六個子公司,這些子公司都是很具有價值的,我們在探索能不能把子公司拿出來進行股份制改造,引入民間資本,建立員工的持股機制。如果以后符合條件,能不能通過一定的渠道上市。這一想法如果成行能夠提升公司的價值。
日報:交行會選擇和怎樣的民營企業進行合作?
牛錫明:和民營資本的合作,我們的基本原則是“取長補短”,或者說戰略合作。有一些民營企業,在機制上可以讓交行取長補短;有一些民營企業,可以在經營的業務領域上讓交行取長補短;還有一些民營資本,掌握一些比較先進、現代的技術,我們也可以取長補短。另一方面,交行也有很多強項,也是民營資本所需要的。
此外,如果是交行的二級公司引入民營資本,就要看二級公司是什么類型、有著什么業務結構、它需要什么,以此匹配引入民營資本。
用人制度:探索職業經理人制度
日報:我們聽說交行在用人制度方面已經開始邁出改革探索步伐,能否介紹一下?
牛錫明:我們想結合職業經理人制度的建立,在用人制度方面深化改革。年初交行已經結合職業經理人制度的建立,在省分行、海外機構、子公司以及事業部制的利潤中心推行了“目標責任制契約化管理”。這一管理形式是通過簽訂目標責任制的“契約化”手段,把完成目標怎么樣、沒有完成目標怎么樣,比較詳細地規定出來。
這種做法還只是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的一個初步探索,尚不完全具備職業經理人制度的全部特征。在下一步中,我們大致考慮分三個層級設計不同的機制和方案來探索職業經理人的制度。
第一,屬于中央管理的干部,將根據中央的規定實行限薪;第二,交行高管中不屬于中央管理的干部,比如總監、首席,以及未來擬向全球招募的副行長等,將作為職業經理人,在董事會的框架之下,進行全球招聘和管理,在他們的薪酬方面,雖不敢說完全按照市場定薪,但也要參照市場的做法;第三,交行二級公司和分行層次的職業經理人,今后要作為交通銀行的管理層,來實施管理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