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期“12桂有色MTN1”中票臨兌付擺脫危機,最終避免了成為國企公募債違約第二單的命運,但當前信用債市場整體表現不佳,收益率仍以上行為主。
需指出,自2015年上半年以來,債券市場已先后發生了“ST湘鄂債”、“11天威MTN2”和“12中富01”三只公募債券的實質性違約,而“08蒙奈倫債”、“14中澳控CP001”和“12桂有色MTN1”等券亦相繼曝出兌付危機,使得市場對信用風險蔓延的擔憂日漸升溫。
海通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姜超稱,5月工業增加值和PPI仍在低位徘徊、6月上旬發電耗煤增速跌幅擴大、工業產品產量全面負增,上述種種均意味著工業領域的信用風險依舊居高難下。“不僅如此,盡管上周桂有色和中澳中票的違約警報解除,可新華信托、中信信托又被曝出兌付危機,違約根本停不下來。我們認為,在違約預期較強、剛兌破除加速的大環境下,通過下沉評級獲取超額收益的性價比已經不高。”
毫無疑問,結合對違約個券的分析,可以發現行業景氣度是決定信用資質變化的第一要素。而記者通過對企業債、公司債發行人2014年年報及2015年一季報的梳理亦發現,煤炭、有色、電解鋁、光伏等產能過剩行業當前仍面臨景氣下行風險,這也要求投資者對行業內發行人現金流狀況及貨幣資金債務覆蓋率的觀察與跟蹤需格外仔細。
來自招商證券的研究觀點提醒,現階段對民企發行人的分析要多留意其治理結構、業務布局及產能步伐(是否存在盲目擴張規劃);而對國企發行人則要重點排查在當地經濟和就業中不占支柱地位或者戰略地位減弱、地方政府持股分散、盈利能力顯著惡化、可變現資產對債務覆蓋比例低而待償債券余額偏高的發行人。
具體到投資品種的選擇上,“考慮到地方債務置換接二連三且進度加快,則目前城投再融資壓力大大緩解,存量城投債風險再降,配置價值凸顯。”姜超直言,“我們還是建議投資者提高配債等級,以高等級產業債和優質城投債為主展開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