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消息被證偽,創業板還是迎來一個小的調整。
5月12日晚間,有消息稱證監會約談北京、上海、廣州三家基金公司要求適當控制買入創業板,但后來該消息被幾家涉事基金公司否認,民生證券也于當日晚間表示并非“約談”,只是了解風控情況。
但5月13日創業板還是受到影響,結束了連續三天的大漲下跌58.15點,跌幅1.79%。
而指數高企的當下,機構多空分歧正在加劇。“最近兩三天的風險特別要注意,現在創業板到了比較高的位置,個股分化加劇,一些前期漲幅過高的股票更要注意。”北京一家私募的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日報》稱。
排名壓力成催化劑
將時鐘往前撥六個月回到去年第四季度,以券商、銀行為代表的藍籌“逆襲”;今年一季度熱點轉換,以南北車為代表的“一帶一路”氣貫長虹,不少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而到了二季度,創業板取而代之,重倉創業板的公募基金成為最大贏家。
這輪牛市的一大推手,正是源源不斷的入場投資者。中國結算的數據顯示,在去年10月的第一個交易周,新增開戶A股數為154601戶,此后單周戶數均保持在20萬以上。特別是從今年3月第三周開始,單周開戶數過百萬,4月20日至24日期間,周開戶數達到近半年來最高的413萬多戶。
昨日,在大跌1.8%的情況下,創業板亦曾一度創下新高3217.18點。
從藍籌到“一帶一路”再到創業板,行情來了又走,又會在創業板駐足多久?
看著遍地漲停的創業板個股,相當數量的投資者蠢蠢欲動。但面對高達幾百倍的市盈率,又有所畏懼。但資金的增量,正在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而來。
“你不知道現在資金有多么充裕。”13日下午,記者與北京一位私募投資總監交流時,他接到一個電話,電話的另一邊在詢問配資的事情。
一面是散戶的躍躍欲試,一面是公募的不懼風險。創業板這波行情最大的推手之一,正是公募基金。
相關數據顯示,公募基金在一季度調倉換股重倉創業板,一方面創造了安碩信息、全通教育這樣的400元股,另一方面旗下基金產品的業績在今年笑傲群雄。
截至5月12日,股票型基金今年以來收益排名前十的基金中匯添富占據了4個席位,第一第二分別是添富移動互聯和匯添富社會責任。
匯添富的成功之道,即是集中重倉了安碩信息、光環新網、東方國信、鼎捷軟件等創業板漲幅居前的個股。
“現在不買創業板買什么呢?那些重倉銀行券商的,今年已經排到倒數了。”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坦言,迫于業績排名壓力,基金經理必須“順勢而為”。
一位“奔私”不久的公募基金經理也向記者表示,匯添富的做法在基金公司中并不鮮見,“匯添富今年的業績非常好,北京以前有兩家基金公司都這么干。”
“但如果出現像重慶啤酒那樣的風險,基金與基民只好認賠。”該“奔私”公募基金經理稱。
機構短期分歧加劇
不過上述私募投資總監也坦言,創業板正逐漸進入兩極分化的階段。這種觀點得到不少受訪人士的認同。
南京一位私募董事長認為,創業板從“一起漲”進入到“個別漲”的階段,在3300點、市盈率過百、百倍股遍地的創業板,稍不留神就會成為“接盤俠”。
5月8日、11日與12日三個交易日,創業板漲幅高達15.09%,12日晚間傳出證監會約談三家配置創業板激進的公募基金。受此利空,創業板指盤中一度下跌2.7%,截至收盤跌幅1.79%。
盡管“涉事”的三家基金公司均予以否認“約談”,但市場情緒仍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在星石投資看來,三天內漲幅超過15%,漲速太快,創業板的風險在加大。該北京私募投資總監也認為,近兩三天內創業板指可能還會有一定程度的下跌。
“投資其實就是風險和收益的匹配度問題。分為以下幾種情況,風險小收益高,風險大收益大,風險小收益小和風險大收益小。而現在買一些創業板個股,已經是處在風險高收益小的階段了。”上述北京私募投資總監說。
星石投資也稱,那些沒有業績支撐,純粹炒上去的股票可能會面臨比較大的調整風險。
“我們的籌碼價錢都比較低,指數越高風險越大,獲利了結的動力很足。”上述南京私募董事長指著一只現股價90元的股票對記者說,他們已經在這只股票上獲利近兩倍,但現在已經不推薦買入。
相對于私募的謹慎,公募派則顯得更為樂觀。
《第一財經日報》了解到,近日北京一家公募基金新發產品一天內規模達到百億,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尤其偏愛創業板。
上述“奔私”的公募經理近日也剛剛配置了幾只創業板,不到兩周,在一只創業板個股上收益達到50%。
“現在是用VC的眼光來投資二級市場,不看重盈利而是商業模式,互聯網公司先占住市場,吸引來用戶和流量,現在很多看不清前景,所以創業板一起漲,而到最后剩下的是真正的優質公司。”泰達宏利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其認為創業板行情至少會持續到5月底,而公司的基金經理則會在五月底考慮是否調倉。
融通基金也認為,在當前流動性較好,并且經濟處于轉型階段這個大背景下,新興成長行業較易獲得市場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