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市場經歷了上周的強烈顛簸,但多頭的士氣已經很快得到了恢復。更為出奇的是,很多創業板股票上周大跌時并未跟跌,市場反彈時則快速創出新高。創業板指數玉樹臨風,連續三天拉出長陽,其中5月8日上漲5.97%,5月11日上漲5.83%,昨日上漲3.29%。這種氣勢如虹的走勢令空頭大感疑惑,各種新邏輯浮現為創業板牛市辯解。但周二晚間傳來消息,監管部門緊急約談基金公司,要求適當控制買入創業板的節奏。創業板的瘋牛行情是否會受到影響?疾奔的牛蹄是否看到不遠處的障礙?
創業板牛蹄疾奔令空頭崩潰
“互聯網+”“這次不一樣”?
周二早盤,創業板繼續前兩個交易日的奔放節奏高開高走并大漲3.29%。對于目前的創業板牛市,有各種觀點對其進行辯護。首先是“國家牛市”,認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是創業板牛市的大背景,創業板牛市會加速推動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其次,當前正處于信息技術革命和多種重要科技領域向現實應用加速滲透的拐點時期,創業板牛市正逢其時。因此,短期看,市盈率等基礎指標已經不再重要,在產業并購的外延式發展之下,未來并購可能成為業績增長的新動力。
對于創業板的高市盈率問題,有雄辯的觀點指出:“為了排除蘋果、谷歌等高市值低市盈率公司的影響,我們將納斯達克和創業板的上市公司按照總市值進行分組,將市值相近的上市公司進行市盈率比較?梢钥吹,雖然納斯達克市場當前的整體市盈率僅21倍,但市值越小的公司整體市盈率越高。例如,300億人民幣以下市值公司整體市盈率為88倍,200億人民幣以下市值公司整體市盈率為112倍,100億人民幣以下市值公司整體市盈率高達572倍,而對于50億人民幣以下市值公司其整體無盈利,可以理解其市盈率為無窮大!
對比中國的創業板,雖然其整體市盈率近100倍高于納斯達克市場,但對于市值200億人民幣以下的創業板公司,其整體市盈率已經低于納斯達克市場。市值100億人民幣以下的創業板公司的整體市盈率為99,遠遠低于納斯達克市場的572倍,市值50億人民幣以下的創業板公司保持整體正盈利,也優于納斯達克”。
此外,對于本輪互聯網牛市與上個世紀末的對比,新穎的觀點認為:1999年的互聯網牛市顛覆的主要是媒體和廣告業,市場空間有限。而本輪移動互聯網及其背后的“互聯網+”戰略,顛覆的都是規模遠遠大于廣告和傳媒行業的領域。比如打車軟件,已經對傳統出租車行業和人們的出行和生活方式帶來極為深遠的影響。再比如互聯網醫療,未來醫院、藥品零售、醫藥研發,都可能面臨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質變。上述這些產業和市場空間的規模,都是以數萬億甚至數十萬億的級別計算,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管理層介入“控制節奏”
瘋牛行情變數隱現
對于目前的創業板牛市,管理層的態度似乎在發生微妙的變化。5月12晚間,有消息稱,監管層周二下午緊急約談三家基金公司有關負責人,要求各自控制買入創業板股票的節奏,在風險控制前提下,適當配置創業板股票。上述基金分別位于北京、上海和廣州,均屬于在創業板投資上驍勇善戰的典型。
據悉,盡管基金契約并未對買入創業板有具體約束,但監管層表示,基金應該平穩建倉,特別是新成立基金不宜建倉過快,避免對二級市場造成較大沖擊。特別是在新基金快速發行,規模膨脹的背景下,這種“窗口指導”似乎意味深長。其中一家基金新發成立一只基金產品,規模超過100億,建倉伊始就比較大比例買入創業板股票。另一家上海地區基金公司今年來整體業績在行業內頗為靠前,主要就是發力創業板投資的結果。第三家也屬于兇猛善戰型,今年初基金經理幾乎全部進行了更換,新來的年輕基金經理酷愛創業板。但也有觀點認為,基金買賣創業板股票,是市場化的投資行為。只要不涉及股價操縱和內幕交易,監管部門也不應該做過多直接干預。
疾奔當中的創業板牛市,是否正在面臨一些隱約閃現的不確定性?《投資快報》將對此保持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