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股指期貨市場精彩紛呈。周初,多項一季度宏觀經濟重磅數據發布;隨后,在滬深300股指期貨上市五周年之際,上證50與中證500新股指期貨成功上市,豐富了國內指數衍生品投資品種。 新上市的兩個股指期貨合約,分別以上海市場前50大藍籌股構成的上證50指數以及偏向成長風格的中證500指數為標的,有利于豐富各類投資者的交易策略,滿足多樣性的風險管理需求,也能夠促進市場機構產品創新能力。 今年以來,藍籌股與成長股走出了大分化的走勢。截至到4月15日,上證50指數上漲18.27%,滬深300指數上漲23.96%,中證500指數大漲46.59%。在成長股大幅跑贏大盤股的當前,周四兩個新品種上市后表現分化,也體現出當前市場對于小盤股估值過高的擔憂。 從基本面角度看,本周,一季度宏觀經濟形勢揭曉,其中包括進出口、貨幣信貸以及工業、投資、消費等各項數據普遍低于預期。在地產下滑和制造業產能過剩所帶來的調結構過程中,傳統的增長引擎熄火,而新經濟的抵補作仍然有限,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周二李克強總理在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也表示,需要加大定向調控力度,守住穩增長、保就業、促改革的基本盤。由此,預計在4月中后期,在貨幣政策方面繼續采取定向或全面放松的可能性較大;財政對經濟的支持力度也有望加碼。 隨著A股市場近期的上漲,A股估值快速上升,相比于B股、中國香港等地的證券市場來說,估值差異進一步拉大。截止14日收盤,在目前87家A+H上市公司中,只有四家公司A股較港股有所折價,而恒生AH股溢價指數為124.09,處于近四年來最高水平。目前,國內資金已經開始注意到A股與可比市場之間的估值差異,從近期港股通使用額度、恒指成交量以及指數本身表現看,內資流入港股趨勢非常明顯。考慮到港股通50萬元的開戶門檻,南下資金中大戶占比可能更高,這將不利于A股市場短期走勢,特別是對于溢價幅度更大的中證500指數來說,兩地的估值差異將制約其上升空間。 從指數點位方面看,本周前期滬深300股指期貨經過震蕩整理后再創此輪新高,代表超級大盤的上證50指數穩步上行,代表中小盤的中證500指數則經歷了震蕩調整,大盤股指的走勢要強于中小盤股指。整體來看,在穩增長政策托底,改革穩步推進,政策利好不斷的背景下;在地方政府債務置換有效降低金融尾部風險,系統性風險難以發生的大環境下,股指的牛途仍在路上。但在兩個期指新品種上市后,在交易制度上將有助于多空博弈的均衡。預計近期中證500與上證50指數所代表的大小盤估值差異過大的現象有望逐步縮窄,近期在上證50及滬深300股指期貨上建議以逢低做多為主,IF主力合約重要支撐位在4300點,重要阻力位在4600點,IH主力合約重要支撐位在2937點,重要阻力位在3300點;中證500股指期貨可參與短線逢高做空操作,重要支撐位在7466點,重要阻力位8016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