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春節前現金備付壓力和IPO因素,目前資金利率仍然偏高,相對而言,信用品種的票息能覆蓋跨節資金成本,因此節前宜補倉信用品種,可暫時安享春節票息收入和流動性改善帶來的利差收益。 由于衰退式順差擴大難改熱錢外流加劇局面,當前宏觀經濟面對債市影響偏空。 1月進口和出口指標呈現雙雙下降的格局,進出口總值2.0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其中,出口1.23萬億元,下降3.2%;進口0.86萬億元,下降19.7%,同比創5年最大跌幅;貿易順差3669億元,擴大87.5%,創歷史新高。 考慮到春節因素對年初進出口同比影響較大,季節調整后,1月份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的降幅分別為7.1%、1.3%和14.4%,仍有明顯超季節性下滑。鐵礦砂、煤、原油、成品油等前期“以價換量”的主要大宗商品如今量價齊跌,是進口暴跌的主要因素。出口階段性走弱,美線、東盟線相對穩定,歐日等下滑明顯,一則有去年虛假高基數的因素,二則是歐日為主的經濟體競相寬松,人民幣實際匯率被動升值致貿易條件惡化。 一方面是正常貿易項的衰退性順差擴大,另一方面是外匯占款趨勢性下滑及熱錢流出速度加劇,說明人民幣貶值預期下,私人部門持匯意愿仍較為強烈,如此形成的外生基礎貨幣投放缺口,因而引出上周全面降準貨幣政策。因此此次降準最主要的作用,一是填補外匯占款下滑的貨幣缺口,二是緩解春節疊加IPO形成的流動性壓力。 本周IPO密集,多少對資金面有些擾襲,但由于上周央行已經全面降準,因此市場預期較為穩定。前瞻地看,由于政策寬松預期逐漸兌現,降準之后市場表現非常理性,甚至股市一改反常不漲反跌。我們仍然認為降準是實質性的流動性改善,不像上次降息信號作用那么強烈而市場反應一步到位,降準的作用需要通過資金利率的降低進而影響資本市場,可能是更為健康的慢牛過程。 目前受制于春節前現金備付壓力和IPO因素,資金利率仍然偏高,隨著這些擾動因素過去,收益率曲線陡峭化是大概率事件,短融品種仍然繼續推薦。而且我們認為降低融資成本才是最終的歸宿點,因此降準之后或可能會有降息政策跟進。但由于春節假期等原因,降息應不會那么快到來。近期將公布的基本面數據或為債市提供基本面支撐。目前利率債已經走至前期低位,在春節前后這種交投偏清淡的窗口,很難有超預期的表現。信用品種上周相對滯漲,各品種信用利差均已回升至去年年初高位。信用品種的票息相對能覆蓋跨節資金成本,因此宜補倉信用債,可暫時安享春節票息收入和流動性改善帶來的利差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