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權重股的暴跌,意味著前期大藍籌行情炒作的結束,基金經理預計此輪暴跌將加速資金回流創業板。作為經濟轉型和產業發展趨勢的受益者,創業板成長股可能因此獲得機構資金的重新審視,尤其是與互聯網產業有關的成長股,更可能是未來行情的熱點。
就前期行情看,藍籌股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新興產業板塊的走勢,權重板塊分流了新興產業的大部分資金,從而使得新興產業板塊在去年底遭遇一次大殺跌。但是基于政府對發展新興科技的強烈意愿,監管層發展資本市場的目的顯然不是提高傳統產業的市值,而是更多指向新興產業,這也是部分基金經理所強調的:不能本末倒置。
業內人士稱,去年底傳統權重股行情實際上是落后產業的一次“復辟行情”,正因為是“復辟行情”,使得此輪行情難有持續性,也使得重倉其中的機構資金感到不踏實。事實上,從去年底以來,就有基金公司連續高位減持券商股。
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昨日也使用了“復辟”這一字眼,來形容去年底以來的金融藍籌股行情。他認為中國經濟的未來在于科技與互聯網,傳統產業鏈面臨新興商業模式的沖擊,因此未來看點可能集中在互聯網金融、在線教育、在線醫療、互聯網體育、互聯網旅游等產業中。
“從大股票集體出逃的資金會重新尋找投資標的,或給真正的成長股提供較好的投資機會。”大成基金昨日也認為此前積壓的融資盤可能還需進一步消化,短期內仍需做好防御,預計后續券商等傳統金融板塊的投資催化劑,將來源于市場成交量進一步沖高及降息降準等放松信號出現。大成基金稱,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時間很長,應該關注真正有經濟驅動力的股票。長期來看,在去年底不被融資盤青睞的成長股中應該會走出真正的牛股。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的大幅回調已經階段性打破了維持一段時間的“二八”現象。有基金公司指出,未來將繼續看好成長股。而今年成長股行情可能會出現“八二”行情中的“二八”現象,即占市值80%的小盤股、成長股風格若回歸,也會出現分化,成長股中一定會有好股票和行業龍頭走出來,出現強者恒強效應。在成長股分化的行情中,應該更加關注那些已經證明成長能力的成長股。
博時產業新動力擬任基金經理蔡濱也認為,2015年經濟發展的主基調仍是改革+產業升級,創新而非要素投入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再次起飛的核心動力。蔡濱看好受益于改革升級的行業,尤其是引領經濟發展方向的新興戰略產業和公司。從行業來看,持續看好高端裝備制造業、國防軍工、智能化裝備、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現代物流等,這些行業不同于傳統勞動力密集驅動的產業,更多由技術創新驅動,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以及成長空間。投資主題上,2015年博時基金更加關注“走出去”戰略、科技對傳統產業的滲透和改造、并購重組、改革受益和國防軍工等相關主題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