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的數量越來越多,但是人才的匱乏或成為其發展的桎梏。
某基金業內人士表示,按照正常的軌跡來看,基金經理大多先在券商或銀行擔任行業研究員或分析師,隨后進入基金公司擔任研究員,然后再做基金經理助理,最后被提拔為基金經理。然而,隨著基金公司的大擴容,無論大基金公司還是小基金公司都存在投研人手緊缺的情況,因此原本一個需要較長周期推進的過程被明顯縮減,很多基金經理是直接就從研究員提拔而上,其中相當部分甚至沒有經歷過一個完整的牛熊周期,這也使得公募投研內部的分化相當明顯。
鑫元基金成立于2013年8月,由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與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組建。自成立以來,鑫元基金已經發行了6只基金,均由基金經理張明凱管理。這6只基金中,包括1只貨幣類基金和5只債券類基金。
從張明凱的過往從業經歷來看,上述基金產品似乎是基金公司為其量身打造的。具有6年從業經驗的張明凱2008年7月至2013年8月,任職于南京銀行擔任固定收益研究和信用債研究工作,精通信用債的行情與風險研判,是南京銀行債券信用風險控制體系的創立者。2013年8月加入鑫元基金,擔任投資研究部信用研究員,幾個月后直接升至擔任基金經理。
此外,鑫元基金剛剛發行結束的鑫元定期開放債券以及即將發行的鑫元合豐分級債券,基金經理均為張明凱。
鑫元基金的投研團隊目前共有11人,均為固定收益類人員,包括基金經理、基金經理助理、研究員、宏觀策略師等,從他們的從業年限和經歷來看,可以說是一只“年輕化”的團隊。 (摘自《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