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貴族教育不僅僅是培養紳士淑女,他們也在進化。
英式貴族教育不僅僅是培養紳士淑女,隨著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演變,貴族學校也在不斷進化。
今年已經是中國女孩兒Nicole在巴斯皇家學校(Royal
High School
Bath)就讀的第4個年頭了,這是一座位于英格蘭西南部的女子寄宿學校。今年15歲的她怎么也想不到,這個當初誤打誤撞選擇的學校會對自己產生如此大的影響。作為學校招生辦負責人Lynda
Bevan的得力助手,每當有新生和客人來訪時,她都會主動熱情地為他們打點好一切。
現在回想起剛入校時那個害羞靦腆的自己,她還是有些不太好意思。“我剛來時以為外國人都是很友好的,他們會主動來跟你打招呼,但情況并不是這樣,所以一開始我覺得被孤立,大家私下里叫我撲克臉。事實是,如果你表現得冷冰冰的,他們也不會接近你。”放開了自己的Nicole收獲了意想不到的熱情和友誼。
“英式教育能讓學生更自信,自信不是自大,覺得自己比別人了不起,而是發現自我價值,讓學生感到做自己的自由和充實。”Bevan表示,“雖然我們是一所女子學校,但在課程設置上并沒有男生女生的區別。一般來說女孩都比較害羞,這沒關系,我們不是要改變她們的性格,而是挖掘她們的潛能,鼓勵她們勇敢地擁抱自己的目標,即便犯錯也沒關系。”
從普通老師做起的Bevan在巴斯皇家學校已經工作了18年,她并不認為單性別的學校在教育上會有任何的局限性,事實上,單性別的學校更有助于學生專注于學業和開發個人興趣愛好,因為當男孩和女孩在一起時,天然地,男孩喜歡戲弄女孩,而女孩也喜歡吸引異性的關注。
Nicole在剛入學時也對一所純女子的寄宿學校有些擔心,“我來這里之前對寄宿學校的印象完全來自電影,它們看起來很嚴很恐怖的樣子,電子設備都得沒收,可事實完全不是這樣。入校第一天,當我主動交出我的手機時,老師們笑著說,你可以和父母打電話的。”這種和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相處的氛圍讓她感到很興奮,每年她還會和同樣來自中國的同班同學Serena在春節的時候給其他同學包餃子吃。
“女子學校其實很贊,我們彼此之間相處非常融洽,因為沒有那些惹人厭的男生,只有閨蜜間的悄悄話,很溫馨。上周我們請高年級同學來寢室Sleepover,我直到凌晨3時都沒睡,純粹只是聊天哦。”Serena對《第一財經周刊》說。
巴斯皇家學校最早是由一名叫做Florence
Nightingale的護士建立的。她在19世紀中期的克里米亞戰爭時期照顧英國傷員,在與他們的交談中,發現他們家中的女孩都沒有機會受教育,她感到非常氣憤,向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投訴,女王資助了她一張10英鎊的紙幣,于是就有了這所1865年建立的巴斯皇家學校。而在150年的時間里,這里一直堅持是一所女子學校。學校的原址是一座古堡,石面外墻所搭砌的高聳的哥特式塔樓以及室內深邃的走廊,不禁讓人懷有敬畏。而這些滄桑的歷史故事和傳說也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學生們,在她們之間傳遞下去。
英國總共有2400多所私立學校,其中多數為教育質量很高的老牌私立學校。進入私立學校的學生一般在8歲時入讀預備學校(Preparatory
School),滿13歲通過統一入學考試便可轉入私立中學學習,多數外國學生也是在這個年齡赴英留學。在中學里他們學習5到10門科目,到16歲時可以參加考試獲得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CSE),如果想申請大學,還需要應付A-Level,類似于中國的高考。
英國私立學校神秘的貴族氣質無疑是它們最大的亮點。最有名的當屬伊頓公學,這所成立于1440年的頂級貴族學校被稱為“紳士的搖籃”。男孩被要求每天穿著燕尾服上學,只有上體育課時可以例外,他們必須時刻保持最好的儀態和著裝。
他們每天早晨七點半起床,晚上九點半睡覺,除了英語、數學、哲學等學科,還要學習藝術、音樂等多門課程,每人至少要掌握兩門外語。學校會定期邀請全球知名的戲劇家、詩人來給學生們做講座,提升他們的人文修養。體育也非常受重視,學校甚至自創了3種體育項目,提倡男生之間進行激烈的肢體撞擊。它鼓勵男孩勇敢地表現自己,爭取榮譽。
“我們希望培養具有獨立人格的公民,這包括獨立做決定的能力以及競爭意識。”一位伊頓公學的老師這樣總結他們的教學理念。
英國私立學校委員會(Independent
Schools
Council)的年度調查顯示,外國學生的比例在過去1年中上漲了1.4%,達到近2.6萬人,其中上升最快的是來自俄羅斯、中國和尼日利亞的學生,有超過9000名學生來自中國的香港和內地,占外國學生的絕大多數。近幾年申請英國寄宿學校的海外學生的年齡變得越來越小,因為他們希望盡早為大學教育做準備。
Arabella
Stuart對這些變化有著切身的體會。她在七橡樹中學(Seven Oaks
School)負責招生。在過去10年中,她所在的這所學校每年收到的國際學生的申請從150人增長到400人。已經有600多年歷史的七橡樹中學,由William
Sevenoaks成立,這個被遺棄在七橡樹小城的孤兒曾擔任過倫敦市長、倫敦塔的監獄長,也是亨利五世國王的堅定支持者。這座根據他的遺愿在他死后建立的學校至今仍保留著建校之初的那座大樓,如今它成為主要教學樓。周邊的私人宅邸被改造成學生宿舍,那些傳統英式花園式的建筑很受到國際學生的歡迎。
七橡樹中學從1950年代開始就接收國際學生,它也是英國第一個擁有第六學級(Sixth
Form)國際男孩寄宿班的學校。“我們希望這里的教學理念能時刻趕上飛速變化的外部世界,而當今社會要求一個成功人才擁有的能力恰是英國學校向來注重培養的。不是要求學生重復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而是要讓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并將自己的觀念陳述出來,我們學校還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我們相信這能幫他們提前對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現在社會看重的不再是憑借一個人的力量爬到金字塔的頂端。”Stuart對《第一財經周刊》說。
“你可以在任何一個國家找到英語授課的國際學校,但極少數能像英國學校那樣擁有極高的學術質量,而且在課程設計上與大學高度匹配。”英國教育中心(UK
Study Centre)的總監Elena
Adamova說。
這也是Kevin選擇來英國學習的原因。今年17歲的Kevin在來七橡樹中學之前一直在上海的一所國際學校讀書,他希望日后在大學擇校的時候能給自己更多的選擇空間,不論繼續留在英國還是選擇去美國深造,所以IB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七橡樹恰在IB課程教育上領先。IB是國際預科證書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的簡稱,不同于A-Level課程以英國文化為核心針對英國本土學生設計,IB被稱為全球教育的統一度量衡,受到全球各地的高校認可。“劍橋是我未來的首選,我也在考慮一些美國學校,能去斯坦福大學學習也是我童年以來的夢想。”Kevin說。
當然Kevin在七橡樹的校園生活不僅僅只是課業學習。“我很喜歡踢足球和打羽毛球,不管你的水平如何,你總能找到與你相似的隊友,并且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成長。不論你是為了放松休閑還是希望代表學校出賽,你都能找到自己的空間。”
這個學校6年前建成的體育中心包括游泳池、室內網球場、籃球場、舞蹈訓練房以及功能齊全的健身房,而在戶外,還包括12塊足球和板球場地,曲棍球場、室外網球場和田徑場,這些設施可以說不亞于任何一所大學。
Space則是學校的藝術表演中心,3年前剛剛建成,可以容納觀眾400人,由著名設計師Tim
Ronalds設計,這個全木的建筑在2012年還被肯特設計獎(Kent Design
Award)提名為最佳公共建筑。就在幾周之前,由100多名七橡樹學生參演的《悲慘世界》在這個舞臺上演出,在當地獲得了巨大的反響。
Space則是七橡樹中學的藝術表演中心,3年前剛剛建成。
這里還有各類社團協會,酷愛數理的Kevin就是物理和工程協會的會員。多樣的選擇也有助于學生們開發其他的興趣,Kevin也還加入了經濟和公共關系社團。如果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但目前還沒有開設社團的話,學校也鼓勵學生自己利用課余時間自己去開拓新領域。
“學校不是一個制造結果的工廠,學校是為學生的需求服務的,要為他們的未來做好準備。而這一切的根本是讓他們有一個快樂的校園生活。”Stuart說。
英國精英寄宿學校就讀指南
費用
每學年約2.5萬英鎊,其中包括7000至9000英鎊不等的學費,住宿伙食等生活費也包括在內,以及1000至2000英鎊的監護費等。
寄宿中學課程設置
英國高中課程(A-Level)俗稱英國大學的入學考試課程,其課程證書被幾乎所有英語授課的大學作為招收新生的入學標準,因此被譽為全球大學入學的“黃金”標準。它會提供60多門課程給學生選擇,學生可以任意選擇其中的3至4門課程進行學習。
修完英國高中初級課程(GCSE)相當于獲得中國國內初中畢業考試文憑。在GCSE階段,學生通常用兩年學習8至12門課程。
IB課程全稱為國際預科證書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是由國際文憑組織為高中生設計的為期兩年的課程。IB課程是富有挑戰性并享有較高承認度的較難課程。學生獲得這個證書后就取得了直接進入英國的大學及大多數其他國家大學學習的資格。
招生標準
較好的英語溝通能力;學習成績,尤其數學要好,不過這對大多數中國學生來講不是問題。另外也會考察學生個人性格,是否具有團隊協作精神,是否尊重他人,是否具有主動參與和嘗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