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藝術品原來有一塊跟禮品有密切關系,現在禮品這個市場嚴重下降,所以短期內會萎縮的。現在在藝術金融方面,很多銀行已經在探索,比如現在探索藝術品或者收藏品抵押貸款的問題,可以進一步推動投資。未來的藝術品產業品牌化非常重要。現在至2016年年底整個文化產業中數字文化產業市場價值占70%;傳統媒體,包括新聞出版和電視、廣播占10%;藝術品和工藝美術品占10%。
第一,數字文化產業獨領風騷。
其中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平臺為王。陳少峰預計,現在至2016年年底整個文化產業中數字文化產業市場價值占70%;傳統媒體,包括新聞出版和電視、廣播占10%;藝術品和工藝美術品占10%;演出和旅游等娛樂體驗活動占10%,形成7:1:1:1的格局。
數字文化產業分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跟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有關的數字文化產業;另一個是數字影視和一些數字化體驗相關的部分。在這里偏向于講互聯網的文化產業,它的發展的速度比傳統文化產業要快,它最大的特點是平臺為王。比如中央電視臺比做內容節目的企業賺的錢多很多,現在也是一樣的。做平臺基本上都是賺錢比較多的,做內容的賺錢比較少。數字文化產業是以互聯網作為平臺的。這個平臺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現在向移動化發展;第二個特點這個平臺是無邊界的。這個平臺將來會對實體零售帶來巨大的沖擊,我們叫做網絡零售。在發展過程中,像騰訊、百度,都是典型文化企業,騰訊的主營業務是游戲、百度的主營業務是廣告。接下來若干年之后說不定馬云的主營業務也是文化產業,他現在收購了很多文化企業,形成了很大的平臺。今年百度的廣告估計超過中央電視臺的廣告,所以他們的發展速度也非常快。這些平臺的公司不僅做數字文化產業,還做其他的內容。如網絡零售、金融等各種各樣的服務,今后會形成同質化大型平臺集團。所謂同質化是你有什么我也有什么,大家都做,現在都做網絡文學、游戲、廣告,接下來都做金融等。這是一個很大的發展格局。
陳少峰預測,中國在三年之后,即現在開始到2016年的年底,中國文化產業結構分成4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數字文化產業市場價值占70%。所謂市場價值不是指營業額,比如玩具有1萬億元的收入,數字文化產業只有1000億元的收入,但數字文化產業1000億元的收入市值是玩具的幾十倍。傳統的媒體,包括新聞出版和電視、廣播,不包括印刷,大概占10%。藝術品和工藝美術品大概占10%,演出和旅游等等娛樂體驗活動大概占10%,就是7:1:1:1的格局。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其實中國移動主營業務的收入有三分之一是數字文化產業,寬帶服務的60%是服務與數字文化產業。所以三大運營商都已經變成了傳媒集團,他們主要收入要么提供數字文化產業的服務,要么就是以數字文化產業作為主要收入的來源。這個數字文化產業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影響,所以今后包括很多創業的領域,發展的領域都跟數字文化產業有關系。
第二,傳統的媒體受到沖擊。
今后傳統媒體主要成長的道路就是需要品牌化的,不可替代內容。
數字文化產業需要兩個條件:第一個要有足夠的規模,我們叫海量的內容;第二要專業化,做的很細。也就是說它需要規模加上專業化,傳統媒體平臺規模效益日漸萎縮,互聯網則可以無邊界。比如說百度的廣告可以發布多少頁,無邊界的廣告數量,這就是它平臺的效果,所以它是真正具有海量內容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傳統媒體會受到互聯網平臺一個巨大的沖擊。所以今后傳統媒體主要生長的道路就是需要品牌化的內容,也就是說別人不可替代的內容,包括電視的黃金欄目、大型的選秀和娛樂欄目、電視劇也是將來電視臺競爭生存主要的空間。
很多人在說的圖書或者報紙能不能轉型呢?首先過去的思路是錯的,從傳統媒體是轉型不了的。要用互聯網的思維實現業務的擴展,而不是報紙和雜志搬到網上去,那是搬不動的。因為把報紙和雜志搬到網上去的話,第一個條件就滿足不了,沒有海量的內容。互聯網的第一思維要有海量的內容,有巨大的規模,有無邊界的平臺,要考慮到這一點給傳統媒體帶來的沖擊。過去有一陣子好多人都說線上業務即O2O很有前途。大家想一想O2O就是雙重成本,一個互聯網,還要再加上現場的體驗店,是不是比別人多了一倍的成本?肯定沒前途。下一步王健林是不是要馬上打造大的網絡零售平臺?如果他不打造出來,他未來的成長肯定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第三,藝術品在短期內會遭遇瓶頸。
藝術品原來有一塊跟禮品有密切關系,現在禮品這個市場嚴重下降,所以短期內會萎縮的。未來的藝術品產業品牌化非常重要。
為什么會遭遇瓶頸呢?藝術品原來有一塊跟禮品有密切關系,現在這個市場嚴重下降,所以短期內會萎縮的。中國和國外有一個特點很不一樣,我們沒有普通大眾購買藝術品的消費習慣。怎么辦呢?未來的藝術品產業會強調兩個趨勢:一個是品牌化,不管是藝術家還是經紀機構,還是收藏家。不像以前哪一個畫家,哪一個藝術品都可以暢銷。第二個我們在呼吁,中國其實有非常多的收藏,但是中國藝術品產業不大,我們每年做藝術品的報告都是錯的,很多市場是叫潛水市場,是你沒看見的市場。現在做的都是拍賣市場,叫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或者公開拍賣市場,那個都不是真正中國藝術品市場。中國真正的藝術品市場大多數是在收藏和潛水的領域里面,它的規模遠遠大于公開的市場。我們知道收藏本身是只進不出的,所以我們一直在呼吁收藏者應該變成投資,而不是變成占有。我覺得這樣應該能夠促進藝術品產業改變這個格局。怎么辦呢?當你沒錢的時候你就變成投資了。所以我們想,今年跟明年可能收藏者慢慢的會轉向投資,否則他的錢也不夠多。現在在藝術金融方面,很多銀行已經在探索,比如現在探索藝術品或者收藏品抵押貸款的問題,可以進一步推動投資。
第四,文化金融崛起。
文化金融今后主要介入到文化科技領域,特別是數字文化領域。
陳少峰預測,一種發展的政策趨勢是今后政府會把一部分專項資金作為小微文化企業融資的擔保或者風險補償。
文化領域、金融領域里面開始有很好的發展,好多人都在感慨文化產業,金融介入不夠多。其實這個道理很明白,金融介入的時候,要產業做大金融才能介入。一個動漫公司,一年都沒收入,有三、五萬塊錢的收入誰給你做。所以這個產業做大了,金融就介入了,但是中國人喜歡搬磚頭,不喜歡投資。騰訊那么大的公司,過去不到十年當中市值翻了135倍,為什么我們沒有投資?當年投資3200萬美元,現在的市值是450億美元以上。百度、騰訊跟阿里,如果阿里上市之后,估計今年年底的時候三個公司的市值相當于中國房地產前100位的市值。所以文化金融今后介入的時候也是主要介入到文化科技領域,特別是數字文化領域。當然產業要做大,光只有幾個大公司也不行。接下來是創業投資和資本運作這方面會比較活躍,政府現在考慮小微文化企業怎么做金融,或者說怎么貸款,怎么通過銀行來介入。我個人預測,小微文化企業今后政府會把一部分專項資金作為相當于融資的擔保,或者風險的補償這樣一種發展的政策趨勢。現在藝術品金融,如果把這個藝術品抵押貸款,或者是其他的業務做起來以后,我們藝術品本身的市場發展就會很大,因為現在很多人手里面有藝術品,他不想賣掉,不想重新買入新的東西,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開拓藝術品金融的業務。
第五,接下來會有一批企業倒閉。
依賴政府資源的會倒閉;傳統的企業會倒閉,如很多畫廊會倒閉。
總結起來,兩種公司會倒閉,一個是依賴政府資源的;一個是傳統的企業。很多畫廊會倒閉,因為中國畫廊大多數都是機會主義者,所謂機會主義者只是把別人的畫掛在這,什么活動都沒做。這種機構將來是沒有生命力的,所以今后藝術品行業將會重新洗牌,會有新的業務模式。
這里面大家要關注產業更替企業的發展,先轉變思維方式,然后再探索業務,再探索商業模式,千萬不要固守傳統的商業模式。特別是傳統的做得成功的,繼續一往無前的做傳統的業務,就很危險。過去是小打小鬧的一些變化,比如說電視機出來了,跟傳統的產業有一些變化。現在移動互聯網變化特別大,比如說現在大家都不讀書了,替代的就是在網上刷微信、上微博或者看視頻。圖書行業也受到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人們生活方式一旦整個全面轉向之后,就會遇到嚴重的問題。幾年前我在廈門演講的時候說書店要倒閉了,而且全部要倒閉。有一個連鎖書店的經理聽了不是很高興,他想到北京跟我談條件,但是他沒來,八個月之后他就倒閉了。百貨商店也要倒閉的,為什么倒閉,營業額在下降,成本在上升,不倒閉才怪。
第六,文化企業兩極分化。
有一部分企業就萎縮了,有一部分企業倒閉了;有一部分企業上市了,然后上市并購不斷地反復,大的公司越來越大。
去年大的公司特別是數字文化產業公司在不斷并購,形成企業兩極分化。上市是企業發展的一個方法,企業發展之后有一些大的公司就越來越大,現在好多人都在預測騰訊不久之后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2000億美元是什么概念,現在中國所有上市傳媒公司加起來也不如它一個公司大。
第七,從今年開始全面市場化。
善于利用市場的手段,能夠選擇合理的商業模式的這種公司會越來越值錢,依賴政府資源的公司將會越來越不值錢。
文化產業從今年開始全面市場化,現在真正企業主體地位來了。以前很多人抱怨政府管的太多,現在企業主體地位來了你能挺得住嗎?你有沒有這個力量?現在要全面減少政府行政分割,全國一盤棋,行政管理干預減少,企業的地位不斷提升。接下來商業模式最重要,企業如果沒有商業模式的話就很麻煩,所以,接下來是市場化的實踐轉型,不斷市場化。善于利用市場的手段,包括資本運作,包括并購,包括能夠選擇合理的商業模式等這種公司會越來越值錢。依賴政府資源的公司將來會越來越不值錢,甚至某一天政府會把你伸出去的手砍斷,到時候就會出現很大的麻煩。
所以,做企業特別是文化產業企業的話,市場化現在是越來越重要。我把2014年叫做是市場化的實踐轉型年。
第八,“三個面向”和“三好企業”。
“三個面向”換句話說就是以行政為中心,變成以社會市場和人民為中心,這就是社會大轉型的標志。“三好企業”第一個特點就是企業家的企業;第二個特點是這個企業一定要符合產業趨勢,在產業中有商業模式;第三個特點是要有社會責任。
2020年要把十八屆三中全會里面的60個大項、300多個小項一個一個落實。現在大家看每一天都在往改革的方向轉,這個是實實在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三個精神,一個面向社會,一個面向市場,一個面向人民,什么叫面向社會呢?過去的行政是面向自己,現在是面向社會,不要以自我為中心。第二個要面向市場,過去是行政來統籌,現在以市場為主來配置資源。第三個過去是行政掌握權力,讓老百姓來求你,現在要用減法先把你的權力減少一些。另外今后的考核我把它叫做反向的問責制,反向問責制是由老百姓來考核。這個三個面向換句話說就是以行政為中心,變成以社會市場和人民為中心了,這就是社會大轉型的標志。
市場需要的企業,什么樣的企業是好的企業呢?我把它叫做三好企業,三好企業第一個特點就是企業家的企業,企業家跟商人有一個本質的區別,企業家一定有事業,一定要把企業做成他的事業,之后才賺錢,這就是企業家的企業。一般的商人相信只要有錢就可以搞定任何一切,區別就在這。第二個特點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這個企業一定要符合產業趨勢。其二是企業在這個產業當中有沒有商業模式。比如說大家都知道手機游戲很有前途,但是有沒有商業模式?第三個特點,現在受眾對電視、游戲等很多的內容不太滿意,將來的產品是雅俗共賞,并不是兩邊討好,而是說還是做俗的娛樂產品,但是里面要有雅的成分,不能夠越來越低級,越來越市儈,越來越跟主流的價值觀作對。可能還是以大眾娛樂為主、大眾文化為主,但是要有一部分社會責任,有一部分雅的東西,讓人們能夠在娛樂之后有點回味,至少這是很基本的要素。今后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品位的人來做文化產業,也不是說文化品位高的人做文化產業就好,但是如果從業者都沒有文化,那文化產業估計也會不符合未來主流的趨勢,因此可能走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