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時近年底,各家基金公司的新基金發行正上演“最后的瘋狂”。
先是11月7日結束募集的首只城投債ETF—可質押城投債ETF以近67億元的成績創下年內債基首募新高。
其次是WIND數據顯示,本周在發基金數量達到49只也達到了今年基金在發數量的峰值,相比10月有幾周只有20幾只基金產品在發行。
對此,招商證券基金研究員顧正陽表示:“股市行情的好轉也利于基金產品的銷售。三季度以來,市場回暖,為了完成全年的規模指標,基金四季度的發行速度開始加快。”
今年以來,基金公司重維護輕發行的策略使得下半年以來募集基金的數量出現大幅下降,前期低點曾出現有單周只有6只基金發行的局面,隨著年末的臨近,基金募集開始加速。
除了發行數量攀升之外,四季度以來新基金發行的規模也達到高峰。
今年前三季度,基金成立規模分別為875億、617億以及918億,而截至目前,四季度時間剛過半,但新發基金的累計規模已達669億,超過二季度全季。
而從基金發行份額來看,截至目前,10月以平均發行份額30.88億份高居單月榜首。
可以預見的是,在基金年底沖規模的背景下,第四季度基金成立的規模有可能達到全年的高點。
偏股基金強勢
一位基金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每家基金每年年初都會制定一個發行規模,7月份以及之前行情一直不是很好,新產品發行的費用也比較高,各家的重點都放在了之前發行的產品維護上。
而四季度以來行情好轉,加之年終沖規模因素,基金公司開始發力。
從類型來看,偏股型的基金產品占主流。WIND數據顯示,10、11月兩個月成立的基金總數為48只,其中偏股型的產品有21只,占比為43.75%。而在所有正在募集的49只基金當中,偏股型的則有24只,占比49%也將近半數。
對此,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認為:“7月以來,股市行情有所好轉,出現藍籌行情,偏股型基金發行比較容易。未來基金發行的方向還是會以偏股型基金為主,創新型基金、行業性基金有所上升,貨幣型基金會有所下降。”
另有一位基金業人士分析,今年整體基金產品的創新力度并不大,大環境所決定今年產品在跟隨熱點走,依靠刺激性機會,比如之前打新熱情比較好,靈活配置類基金比較多,季末、年末資金比較緊張的時候,貨幣類基金比較多,因此市場比較好的時候,偏股類基金也就比較多。
熱捧養老醫療主題
而從正在募集的新基金情況來看,基金公司對醫療主題情有獨鐘。
數據顯示,49支在募集基金當中,涉及到醫療主題的基金有7支,占比達14%。這一數量相比第三季度有增長的趨勢,三季度總共成立的70支基金當中,養老醫療主題的基金僅有4支。
不僅如此,醫療類主題基金還有提前結束募集的個例:雙11當天銀河康樂基金提前結束募集,而該基金原定的募集截止日是11月19日。
招商證券基金行業研究員顧正陽則表示,機構一直看好醫療和養老。尤其到年底,會更加偏重于比較穩健的產品。
華泰證券研究員樓棟也認為,醫療主題類基金產品現在發行時機比較成熟。從2009年經濟轉型開始到現在,醫療、養老基金產品銷售業績一直不錯,而目前投資者對于題材股和概念股的接受度和認知度也比較高。
此外,2014年初以來醫藥板塊走勢較強,并且保持了較好的持續性,并且醫藥股業績增長相對確定,以及市場對涉及到醫療服務、器械等個股的未來增長潛力持續看好也是這類主題基金受歡迎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