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意見下月將實施 多公司直面生死大限
退市制度終于塵埃落定。近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了《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在列明吸收合并等7種主動退市情形外,同時確定了上市公司存在欺詐發行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將強制退市的原則!兑庖姟穼⒂谝粋月后生效。據統計,截至10月17日,*ST國恒仍未能復牌,且該公司公告稱由于經營班子調整,公司將延期披露2014年三季報。目前,還有*ST超日、*ST二重、*ST武鍋B以及*ST鳳凰等4家上市公司處于暫停上市狀態,這些公司若今年繼續虧損,按《意見》規定有可能被交易所強制退市。此外,由于創業板沒有設立風險警示制度,連續虧損三年的創業板公司將直接被暫停上市。目前寶德股份、天龍光電和萬福生科3只創業板個股已經發布了關于暫停上市風險的警示公告,這3只股票的退市風險也非常大。
《意見》對違法上市公司劃下退市“紅線”,同時明確違法上市公司及其責任主體所需承擔的法律責任和經濟責任,有助于推動A股上市公司整體質量的提高,同時大幅降低投資者的市場風險,提升A股市場對投資者的吸引力,這樣才有可能重塑A股市場價值的發現功能。長期以來,A股市場虧損有理,殼資源成為香餑餑,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反效率,也是難以擺脫持續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另一方面,據傳,創業板將允許虧損的互聯網公司上市,如若屬實,這種虧損和退市的上市公司有何區別?在實際操作中又如何把握和區分?從長遠看,企業不虧損是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如果持續入不敷出,怎么也說不過去。包括互聯網企業,一段時間里“燒錢”在所難免,但如果長時間不能給股東回報,恐怕也難以得到認可。
非常規能源顯非常意義 頁巖氣開發步入快車道
中國石油頁巖氣投資建設呈進一步提速之勢。中國石油下屬西南油氣田公司負責頁巖氣業務的副總經理謝軍表示,作為中國石油發展頁巖氣的先鋒,西南油氣田公司在今年啟動頁巖氣規模產能建設之后,將進一步加快推進規模建產,明年投資將達到100億元,實現生產井數188口,年產氣量將達20億立方米。再加上云南昭通明年5億立方米的目標以及國際合作產氣量,中國石油頁巖氣產量明年將有望達到26億立方米。
近期,國際石油市場風云變幻,石油價格猛跌至80美元一桶的低位,讓產油國心驚,讓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竊喜。對于這一輪石油價格的暴跌,有人認為是美國及其伙伴國通過石油大幅降價來對俄羅斯施壓。但這種說法還缺乏證據支撐。更直觀的原因是,無論何種產品,其價格的決定因素不外乎供與求兩個方面。從供給而言,除了原油輸出大國增產或減產極大地影響石油價格外,與日俱增的非常規能源——以頁巖油、頁巖氣為代表——占能源消費的比重迅速提高不可忽視。特別是美國,頁巖氣產量大幅增加,有消息說,美國有可能在短期內成為能源輸出國。如果供求關系發生這樣的變化,石油價格想不跌都難。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大力發展非常規能源具有非同尋常的戰略意義。因為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又是常規能源資源較為貧乏的國家,大力開采非常規能源對國家的能源安全意義非凡。
小市值凸顯大漲幅 “大藍籌”為何被冷場
據媒體報道,今年以來,50億元市值以下的股票平均漲幅為49.5%,200億-300億元市值平均漲幅為23.57%,300億-500億元市值平均漲幅為18.34%;市值500億元以上的平均漲幅為15.41%。從7月中旬開始,A股迎來了久違的小牛市景象,上證綜指于10月9日創下2391.35點的年內新高。然而,與上證綜指對應的是,代表中小企業的中小板綜指、創業板指數在今年甚至創下了歷史新高。概括來說,大市值企業漲幅不如中小市值企業;市值低于百億的股票有四成漲幅超過50%;但中小市值股票的盈利能力較差,過高的漲幅造就了超高的市盈率。
在中國,股票投資秘籍似乎只有一個:要投就投小企業。無論中小板還是創業板,市值表現遠比主板強,就是最有說服力的現實。超高的市盈率,說明中小板或創業板的企業并不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但是投資者還是趨之若鶩,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其一,小企業市值“體量”小,便于炒作,特別適合短期進出、盈利便走;其二,中國股市是一個小散眾多、缺乏機構投資者的市場,實力決定了投資取向偏向小企業或小市值公司。另一方面,大企業或藍籌股始終沒有成為中國股市的“定海神針”,背后更多的可能是體制問題。時至今日,眾多大企業并沒有解決“一股獨大”的弊病,一些高盈利企業更多的是靠壟斷地位獲得超額利潤,而不是靠經營能力。說到底,投資者對這樣的大企業前景不看好。
“賣油郎”布局白酒零售 跨界多元化再遇“進行時”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10月13日,貴州賴茅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賴茅酒業”)正式注冊成立,中石化易捷銷售有限公司(下稱易捷)成為賴茅酒業三大股東之一。這意味著,在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大潮中,高調的中石化不僅要賣水,還要賣酒,而相對低調的貴州茅臺將攜手中石化重新打造新的賴茅酒。據媒體報道,賴茅酒業注冊資金4000萬元,法人代表為杜光義,股東方包括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國貿源酒業有限公司以及中石化易捷銷售有限公司等。
在商言商,企業資本投向哪里、與誰合作,都是企業的事,別人難以“說三道四”。不過,賣油的聯手賣酒的,還是讓人感到有些“離奇”。一個是產業的跨度較大,讓人覺得有些難以理解;二是有如此動作的企業,是大型央企,如此“不務正業”難免引起關注。從另一個角度看,行商逐利無可厚非,多元化的產業布局也是競爭所致。只不過,隨著天貓、京東等電商企業的崛起,傳統零售業已經整體被逼到了墻角,如何“絕地反擊”似乎還沒有較令人信服的商業模式。中石化的此時介入“傳統”商業,需要膽量,也需要仔細斟酌。對前景過分樂觀顯然沒有充分的依據,而將其與混合所有制改革聯系起來,高帽子似乎過大。靜觀其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