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旅中畫家崔靈犀油畫《鴨綠江新貌》“躍”上旅行箱成為2014韓國仁川亞運會特許商品,故宮館藏郎世寧作品被設計成巖飾裝飾在凱賓斯基酒店集團的客房中,敦煌壁畫被印上了民生銀行信用卡……近日開幕的“2014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藝術授權成為藝術和商業之間新的橋梁。通過“藝術授權”,古今中外藝術大師的精品就這樣走入了藝術消費市場。
業內人士認為,藝術授權既為藝術家或藝術收藏機構贏得了更多的版稅收入,也為藝術授權商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在國家大力推進文化金融的政策背景下,“藝術授權”成為金融機構風險可控,產品可優化定制的快速參與渠道。然而也有人謹慎認為,部分高仿藝術授權產品會給傳統藝術投資市場交易帶來風險,有關部門應該在法律和交易環節都進行制度化監管和建設,避免以次充好混淆和沖擊本已脆弱的藝術品拍賣市場。
國外藝術授權已成文化支柱產業
所謂藝術授權,是一種以藝術創作為主體的授權類型,即授權商將所代理的藝術家作品著作權以合同的形式授予商家使用,進行商業開發,授權商所得收益將按一定比例回饋給提供著作權的藝術家。
作為一個相對新興的產業,國際藝術授權產業至今僅有不到30年的發展歷史,但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業鏈和運營機制,每年藝術授權的衍生商品超過180億美元營業額,在紐約、倫敦、法蘭克福等地更有專門的藝術授權交易博覽會。有資料顯示,美國是全球藝術授權產業最發達的國家,其藝術授權產業的總產值是藝術品拍賣成交額的三倍以上。
據悉,國際通行的藝術授權形式主要有三種:產品授權、數字授權和原作復制授權。其中,產品授權指將藝術品的形象印制在各種普通產品上,使之成為具有藝術特色的藝術衍生品,從而在銷售中獲得更高的附加價值。數字授權系指通過拍攝藝術原作獲得藝術品的數字化圖片或形象數據,然后將這些圖片應用于各種電子產品之上,用于裝飾或各種電子媒體的展示使用。而原作復制授權則是指獲得對藝術品進行原尺寸仿真復制并銷售的權利。
近年來,讓國人印象比較深刻的藝術授權產業展示,莫過于日本著名古籍書畫復制商二弦社。二弦社成名于對亞洲范圍內重要的書畫作品進行高精度的復制。另外,對館藏進行授權復制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如今每年古畫限量復制品的銷售額更是超過了門票總收入,成為博物館主要的收入來源。該館典藏的懷素《自敘帖》,經授權開發,制成價值約人民幣5萬元的奢華床罩遠銷海外。而獲得凡·高作品授權的荷蘭銀行,更是將凡·高的畫作為企業形象設計元素,從公司的外部裝飾到信箋、禮品,凡·高幾乎成為荷蘭銀行的代言人,成功提升了荷蘭銀行的品牌形象,一度創出3個月內300%高成長率的驚人業績。
授權市場前景廣闊
據北京貿易促進會統計,目前我國年人均品牌授權商品銷售額只有0.7美元,而日本、美國年人均分別為91美元和365美元。據國際授權商協會統計,亞洲各地人均GDP每增長1%,人均授權產品銷售額就上升1.4%,無疑,中國內地授權產業市場潛力巨大。
北京貿易促進會副會長徐玉偉表示,藝術授權正在成為新亮點,文化借助商業的力量才會走出去。“藝術品版權登記就可以方便對藝術品進行深度開發,創造更多的商業利益。”徐玉偉表示,藝術品版權登記可以為藝術品授權產業服務,是藝術品授權產業發展的基石。在國外,藝術版權認證也是藝術授權這一龐大產業的一個基礎組成部分。
中國內地第一次成功的藝術授權嘗試起源于2009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辦的“達利逝世20周年作品展”,因為這次展出的藝術品均為依照達利生前簽署的授權合約而制作的限量版雕塑復制品和版畫。身兼法國斯特拉基金會會長與達利作品紀念館館長的本杰明·列維是達利作品的收藏家和研究者,也是世界上擁有“達利授權合同”最多的人。自1970年代開始,他總共從市面上購買了29個達利雕塑授權復制合約,這也給他帶來了可觀的財富收益。僅僅是縮小版的達利雕塑每種限量復制350件,每件復制品6萬至20萬美元不等,就給他帶來了上億美元的銷售額。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認為,中國的文化消費將在迎來黃金時期。這為藝術授權商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幫助傳統產業提升附加值
藝術授權已經滲透到數字科技、餐飲業、航空業、銀行業、房地產等各行各業。藝術授權,出售的不只是一張畫作,或者印著畫作的杯子,而是對一個產品附加值的提升。為此,藝術授權將成為傳統產業升級的助推器,附載了藝術家創造的藝術符號的產品,成為高藝術附加值商品,從而藝術授權為傳統行業另辟蹊徑,幫助被授權廠商找到提升利潤的空間。
今年4月,《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出臺。全國掀起了文化產業投資熱潮,各地紛紛設置了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成立了不同級別的文化產業投資公司。“這對在中國從事藝術授權的商人來說,無疑是看到一片豁然開朗的前景。”在內地從事藝術授權已達15年的Artkey集團董事長郭羿承表示,“中國制造企業從過去被動到現在主動尋找藝術授權代理商,今年開始,上游藝術區、博物館紛紛主動尋找藝術授權規劃人,可以看到,屬于中國的藝術授權時代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