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出現了五連陽走勢,上證指數五日內一口氣從上周五最低的2193點上升至本周四收盤的2306點。我們認為,這表明上證指數在經歷了近一個月2200點左右的盤整消化前期套牢盤與盈利盤之后,目前在場外做多資金的推動下,市場已經進入到反彈的新階段,未來后市的反彈高度也有望提升。 從目前的經濟基本面來看,并不支持市場在7月反彈10%,完成估值修復后繼續上漲。如8月中采PMI指數反季節性地出現了回落,下滑0.7個百分點至51.1%,其中無論是代表經濟需求還是供給端的PMI分項指數也顯露出經濟的疲態:新訂單指數回落1.1個百分點至52.5%,企業生產指數回落1.0個百分點至53.2%,兩項總共影響PMI回落0.58個百分點,而對未來PMI走向有預示作用的相關指標也不樂觀,如新訂單指數-生產指數的差值6月以來就不斷擴大,PMI新訂單-PMI產成品庫存之差8月也回落較大。 但是股市并沒有因此出現大幅度回落,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方面。 第一,市場在今年7月中、下旬曾經歷一波迅猛的上漲,當時滬指在8個交易日就從2050上升至2200點,這也使得很多觀望資金踏空,他們也一直尋求合適的機會進入股市,但是8月份市場調整幅度并不大,就算有一些利空消息,如經濟數據不佳等,上證指數大多時間都在2200點以上運行,并沒有給予他們低吸的機會,這也使得部分資金開始放棄等待,而上周新股申購資金集中解凍后進入二級市場則加速促發了它們的入市,如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最新數據顯示,上周(8月25日至29日),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銀證轉賬凈變動額為2179億元,單周凈轉入逾2000億元,創出了該數據自2012年4月有統計以來的新高。 第二,滬港通推出已漸行漸近。如近期,滬港通滬市現場驗收工作于近日啟動,管理層將分赴各大券商,就滬港通業務的系統、制度等進行現場驗收。滬港通的臨近也使得QFII等外資機構有了更多的緊迫感,因為目前A股仍相對于H股有明顯的估值優勢,在滬港通推出之前購買低估的A股相關公司無疑可以套利,這也很可能促發了近期QFII等外資加大了A股的投資力度。 這些做多資金的集中入市也就促發了近期市場的大漲,目前上證指數已經進入到2300點的新平臺。我們預計,考慮到以下因素,市場在此區域適當的修正后,仍有望延續反彈。 第一,即將出臺的8月經濟數據雖然不佳,可能對于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但是不會動搖做多者的決心。這是因為,三季度經濟下滑會進一步增大政府穩增長的壓力,也迫使政府不得不加大政策刺激的力度,如近期政策層面已顯露出穩增長力度加大的跡象,例如國務院會議近期強調,要緊扣結構調整,加快推進一批“補短板”的重大工程建設,央行也更加注意引導市場利率的下行,近期銀行間市場及票據利率都出現了明顯下滑。 第二,近期,改革也有提速的跡象,這無疑有利于增強人們對于中國未來發展的信心,提高人們投資的風險偏好。如今年8月在深化改革小組會議上,習近平強調,今年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要真槍真刀推進改革,為今后幾年改革開好頭,并督促各地區各部門要狠抓工作落實,實施方案要抓到位,督促檢查要抓到位,改革成果要抓到位等,緊接著多項改革措施都陸續在近期出臺,包括進一步簡政放權措施,有針對性地推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新措施,各地國企改革的提速等。 第三,當然更重要的還在于,股市經過幾年的調整后,相對于其他投資市場的吸引力已現。如目前房地產在庫存壓力較大、剛性購房人口總量逐漸減少的情況下,投資獲益的收益已經大大縮。挥捎趯嶓w經濟層面信用風險的頻發,以往剛性兌付的信托產品也有了信用風險。因此,我們預計,這次股市在2300-2350點區域整理后,有望在9月末借助滬港通政策推出日期明確的利好上升至2400點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