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認為,經濟增長速度換擋、結構調整陣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均導致銀行資產質量下滑。
截至
27日,已有8家A股上市銀行披露了2014年半年報,受到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重疊加”的“大鼎壓身”,目前上市銀行資產質量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同時不良貸款出現一定增長。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經濟增速放緩對銀行業風險管理的持續性壓力仍將存在。預計下半年行業不良貸款將維持小幅雙升的慣性格局,年末不良貸款率可能小幅增
長 到 1.14-1.19%的區間。
承壓不良貸款余額增幅明顯
上半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比年初增加1024億元,已超去年全年新增規模993億元,其中二季度增加483億元
從1%到1.04%,再到1.08%,今年上半年銀行不良貸款率的變化似乎微乎其微,但相對于龐大的不良貸款余額基數,足以令銀行與監管機構關注且警醒。
銀監會數據顯示,經過連續11個季度的上升后,截至6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比年初增加1024億元,已超去年全年新增規模993億元。其中二季度增加483億元,雖比一季度回落,但不良貸款上升壓力依然存在,加上關注類貸款小幅上升等因素,未來銀行資產質量下滑壓力加大。
在“三期疊加”外部大環境下,商業銀行不良反彈儼然是事實。
截至目前,A股上市銀行中,已披露2014年中報的華夏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均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其中,交通銀行不良貸款余額387.50億,較年初增加44.40億,而不良率也由去年中的0.99%,快速增加到今年6月末的1.13%;緊隨其后的華夏銀行與浦發銀行,不良貸款率均為0.93%,分別上年末上升0.03個與0.19個百分點;此外,平安銀行截至中期的不良貸款余額86.68億元,較年初增幅14.95%;不良貸款率0.92%,較年初上升0.03百分點;而五大行中目前披露中報的中國銀行,其126億元不良貸款增額、1.02%的不良率、1140億元的逾期貸款無疑也顯示出承受的資產質量壓力。
上漲年末不良貸款率或達1.19%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預計,下半年不良貸款將小幅上升,年末不良貸款率可能增長到1.14-1.19%的區間
不良貸款和不良貸款率“雙升”,原因究竟何在?在中國銀行副行長張金良看來,中國銀行之所以有如此資產質量的變化情況,是國內外經濟增速放緩和結構調整在銀行體系中的體現和反映。
對此,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也撰文指出,國內經濟下行,房地產價格回落,出現經濟增長乏力、投資回報下降等情況,迅速波及銀行體系,銀行貸款隨之過度緊縮甚至凍結,形成中國式“押品
(房地產)損失”螺旋,加劇了金融和經濟波動,上述主要風險因素均造成不良貸款上升。同時,部分行業利潤下滑,淘汰過剩產能,企業間互聯互保融資問題,以及銀行自身風險防控等因素,也加劇了不良貸款的集中爆發。
此外,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指出,上半年關注類貸款的小幅上升,這表明未來商業銀行資產質量仍有下行壓力,即使未來關注類貸款持續上升趨勢有所改變,受其滯后因素的影響,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增長也將至少保持6-9個月。“未來經濟增速放緩對銀行業風險管理的持續性壓力仍將存在,不過與上半年相比,影響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的不確定因素有所減少,尤其在各項微刺激政策的作用下,GDP增長率大幅放緩或房地產價格快速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商業銀行資產質量應不會出現劇烈的波動。”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預計,“下半年行業不良貸款將維持小幅雙升的慣性增長格局,受經濟增速影響產生的實體經濟風險仍將是不良貸款增長的主體部分,而商業銀行也將繼續加大對不良貸款處置和核銷的力度,年末不良貸款率可能小幅增長到1.14-1.19%的區間。”
最新播報
農行半年報:不良貸款余額974.73億
繼中行和交行之后,又一國有大行—農業銀行公布了上半年業績。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666.35億元,同比增長13.48%;凈利潤1040.67億元,同比增長12.6%;基本每股收益0.32元。
同時,不良貸款則繼續雙升。截至2014年6月30日,農行不良貸款余額974.7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6.92億元;不良貸款率1.24%,較上年末上升0.02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余額2843.0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79.66億元;關注類貸款占比3.63%,下降0.19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