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郭慶祥為萬達所設的標準之上,是吳大羽、吳冠中、趙無極、李可染等一批中國畫家,以及西方印象派和現代派的代表人物。中國當代藝術及張大千、齊白石等的一些應酬之作不在此范圍內。
]
[ “最基本的一條是繪畫的表現形式,它必須獨具個性語言,同時具有時代性,在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中都經得起考驗。” ]
[
王健林與郭慶祥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屢次強調:萬達不會出售藏品。此外,集團每年有一筆預算用于藝術品收藏,沒有盈利要求。
]
去年11月5日,萬達集團擲下1.72億元,于紐約佳士得購得畢加索畫作《兩個小孩》。緊接著,萬達又買下畢加索1965年的畫作《戴帽女人》。
一時之間,“土豪”、“冤大頭”之類爭議甚囂塵上,萬達的收藏也為更多人所知曉。而實際上,萬達絕非藝術品市場中的新兵,他們涉足藝術品收藏已近30年。時至今日,雖然沒有公開數據能夠顯示萬達收藏的規模,據業內人士估計,整個中國的民營企業中,萬達的收藏從價值到數量都數一數二。
購買畢加索,并非圖一時熱鬧的短期行為。萬達集團藝術品收藏負責人郭慶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說:“未來,除了收藏本國的優秀藝術品,萬達還會收藏西方印象派及現代派作品,收藏那些具有國際影響力、在世界藝術發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藝術品!彼f,萬達購藏歐洲藝術品,“已經研究了很長時間”。
而對于外界認為萬達“燒錢”的說法,郭慶祥之前在《東方早報·藝術評報》刊發的文章中如此解釋:“現在歐美經濟不景氣,正是購買它們優質資產的好時機!痹谒磥恚啾葒鴥人囆g品的價格,西方這些著名畫家的作品價格顯然不高。
“現在,很多中國收藏家對國際市場的關注度也在增加。”在他看來,國內藏家也需要不斷升級收藏,他把這一升級過程比喻為“將地方糧票換成全國糧票,最后嘗試部分換成國際糧票。”
在郭慶祥瞄準西方藝術之前,萬達的收藏與國內藝術品市場的最大份額相一致。近30年中,他們的收藏重心,經歷了以中國近現代書畫為主,擴展到當代中國畫的過程。這一收藏脈絡,多少契合萬達老板王健林和收藏負責人郭慶祥的審美趣味與研究方向。
郭慶祥在藝術圈中是頗具爭議的人物。將畢加索畫作收入囊中之時,他炮轟中國當代藝術,直言其為“垃圾”;他也曾批評張大千、齊白石與徐悲鴻的畫作。2010年他頗受輿論關注,那年他發表對畫家范曾“流水作業”的評論而引起一樁訴訟,郭慶祥敗訴,但贏得了諸多媒體的支持。
接受本報采訪時,郭慶祥反復提及的購藏標準是“藝術史的規律”,其內涵是:“原創、個性、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在郭慶祥所設的標準之上,是吳大羽、吳冠中、趙無極、李可染等一批中國畫家,以及西方印象派和現代派的代表人物。中國當代藝術及張大千、齊白石等的一些應酬之作不在此范圍內。而對于朋友陳逸飛,郭慶祥告訴記者:“我們是很好的朋友,但他的畫我一幅都沒有收藏。因為,朋友是朋友,收藏是收藏,其中道理陳逸飛也很理解!
談起老板與集團收藏決策的關系,郭慶祥說:“他(指王健林)有時會給一些意見,但主要聽專家團隊的意見。”王健林與郭慶祥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屢次強調:萬達不會出售藏品。此外,集團每年有一筆預算用于藝術品收藏,沒有盈利要求。多年來,這些藝術品也曾多次離開銀行的保險倉庫,被帶到世界各國展覽。
現在,這位雄心勃勃的中國收藏家正頻繁出現在海外大拍中,征購印象派和現代派藝術作品。在他身后,一家商業地產企業也同樣邁開巨大的步伐,雄心勃勃意欲在文化產業攻城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