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盤周期股開始漸次反彈,而此前漲幅居前的小盤成長股卻遭遇大幅殺跌,“大強小弱”成為市場的主旋律。分析人士指出,經過連續震蕩蓄勢后,大盤再度面臨方向性選擇。從目前來看,經濟數據是否還能改善、中報業績成色如何和領漲龍頭能否出現,將直接決定大盤的后市走向。
“大強小弱”成短期主旋律
經歷了上周三的“莫名”下跌,滬深兩市大盤逐步企穩反彈,周期板塊漸次走強為主板指數提供了強力支撐。與之相比,以創業板為代表的小盤指數則一蹶不振,連續大幅回調。可以說,7月9日的“莫名”下跌成為了短期市場的分水嶺,大盤股開始走強,而小盤股則弱勢回調。
昨日市場的動向也再次印證了這一點,早盤創業板指數震蕩下行,盤中跌幅一度超過2%,尾盤跌幅略有收窄,下跌1.89%,報收于1341.27點;與之相比,滬綜指則繼續平穩運行,雖然盤中受到小盤股殺跌的牽連,不過尾市再度走強,上漲0.18%,報收于2070.36點,收出三連陽。
行業方面,大盤股積聚的食品飲料、鋼鐵、國防軍工板塊漲幅居前,分別上漲2.27%、0.87%和0.84%;而小盤成長股扎堆的通信、計算機和傳媒板塊則延續弱勢,分別下跌1.27%、1.38%和1.68%。
個股方面,滬深股市昨日有886只股票實現上漲,其中有609只股票來自主板市場,56只股票來自創業板,221只股票來自中小企業板,主板市場中的大盤股占比超過接近7成。值得注意的是,在昨日漲停的28只股票中,有17只來自主板市場,大盤股短期的賺錢效應開始凸顯。
市場人士指出,從目前來看,A股仍由存量資金所主導。一方面,考慮到高估值的壓力,中報業績風險等因素,資金獲利了結情緒漸濃,開始從小盤成長股中流出;另一方面,白酒、汽車等大盤股聚集的板塊由于估值較低,行業景氣度轉好,對資金的吸引力開始增強,流入大盤周期股中的資金開始增多。資金的調倉換股造就了市場中“大強小弱”的局面。
三因素決定市場走向
大盤在當前平臺震蕩持續時間較長,方向性選擇的窗口越來越近。從目前來看,市場走向還需看三方臉色:一是經濟數據能否繼續改善;二是中報業績成色如何,對市場的影響幾何;三是能否出現領漲龍頭,帶領大盤走出盤局。
首先,本周三將公布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二季度GDP多項重要經濟數據,考慮到5月份經濟數據的好轉是市場走出波段反彈的基礎,本次公布的數據能否繼續改善,改善的程度有多少對市場的影響頗大。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上半年在出口和房地產均不佳、國家并沒有出臺強刺激政策的情況下,GDP增長7.4%,在一定程度上證明7%-8%的經濟增長區間基本能夠維持。中國經濟平著走的格局將很難打破,在此背景下,更應該關注邊際變化。如果二季度經濟邊際改善力度較大,無疑會為市場提供強力支撐。如果改善程度有限,甚至低于市場預期,不排除大盤繼續尋底的可能。
其次,由于處在數據真空期,5月下旬以創業板為代表的小盤成長股迎來階段反彈良機,在此期間連續走強。不過隨著中報業績大幕的拉開,場內股票的質地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屆時業績低于預期,估值和股價雙高的題材股面臨的回調壓力較大。如果此類品種調整幅度過大,將會對市場人氣造成顯著沖擊,大盤向下調整的壓力較大。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報證偽的同時也在試金,業績改善的行業或個股會脫穎而出,電力、汽車等行業板塊表現較好,可能已經在為“炒業績”預熱,這部分品種可能成為資金重點布局的方向,將對市場走強提供有力支撐。
最后,“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市場想要向上拓展空間,必須要有領漲龍頭的出現。5月末,計算機板塊強勢上攻,成為重要的投資主線,圍繞這條主線,新興成長板塊的炒作熱情高漲,滬深股市也隨即走強。從目前來看,大盤想要突破盤局,同樣需要領漲板塊的出現,食品飲料、汽車、國防軍工等板塊相繼走強,市場新的領漲板塊可能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