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兩年之后,城商行和農商行終于迎來了上市的曙光。日前,上海銀行、江蘇銀行、盛京銀行、貴陽銀行、無錫農村商業銀行等11家城商行和農商行,在證監會網站預先披露了IPO申報稿。不過雖然誠意滿滿,但是城商行和農商行上市環境仍然難言樂觀,業內人士認為,城商行如何找好定位練好內功才是當務之急。
城商行上市誠意滿滿
雖然僅僅是預披露IPO信息,但是城商行和農商行上市的誠意滿滿。為了給投資者增強信心,多數擬上市銀行在按照規定披露大小非鎖定期的同時,還公布了限價減持的方案。
根據公開披露的信息,盛京銀行第一大股東沈陽恒信持股承諾,“本公司將通過長期持有盛京銀行股份,以實現和盡力確保本公司在盛京銀行的第一大股東地位”;江陰農商行前十大股東承諾:“自本行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微博]上市交易之日起36個月內不轉讓,亦不由本行回購”。
此外,一些擬上市銀行提出了上市三年內穩定股價的措施,江蘇銀行承諾,上市三年內以累計不低于5億元自有資金,以不超過每股凈資產的價格回購社會公眾股。
盡管如此,市場對城商行和農商行今年年內上市仍然不甚樂觀。高登資本首席經濟學家付立春指出,當前銀行面臨的嚴峻形勢都是近10多年來前所未有的,城商行規模比較小,風險暴露更加集中,短期實現上市目標不可謂沒有難度。
找對定位發展特色是出路
至今為止,A股市場僅有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和北京銀行3家城商行,去年以來,重慶銀行、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等3家城商行放棄登陸A股,改道香港成功上市。即便在已經披露的擬上市銀行中,也有先行準備H股上市計劃的,例如盛京銀行在4月26日審議通過了H股上市方案。
銀行原本是優質資產,而城商行登陸A股之路卻一直不怎么順利,除了大環境的客觀因素,在業內人士看來,如何提高內生補充資本的方式才是城商行應當尋求的出路。
哈爾濱銀行副行長盧衛東日前在新浪財經主辦的2014年銀行業發展論壇上表示,城商行應當做精做深。“對城商行來講,它對本地的耕耘會更深,它可以基于它的文化,基于本地的經濟特點,開發出非常有針對性,非常接地氣的產品、服務,所以它可以在當地做得非常專、精、深,這也是它的優勢。”盧衛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