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單業務費率的借貸分離已是大勢所趨。
伴隨收單市場連續幾年的高速增長,揮之不去的是套現、套碼等違法違規行為,其中還不乏大案要案的發生。業內人士指出,導致商戶鋌而走險的重要原因包括借記卡與貸記卡執行統一的低手續費率,以及收單機構代理商的良莠不齊等因素。
高速增長背后的亂象
最新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末,全國聯網銀行卡受理商戶、POS終端達763.5萬戶、1063.2萬臺,分別同比增長58%,49.4%,較2008年末增長6.4倍、5.7倍。2009年以來,收單交易金額增長近5倍。
在目前的收單市場中,商業銀行仍然是收單市場份額占比最大的機構。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十大收單機構交易規模占比中,民生銀行排名第一,占比達11.8%。“其收單業務主要是依托小微金融,在轉賬交易等方面占比很大。”一位大行卡中心人士稱。排在民生銀行之后的,分別是銀聯商務、中行、工行、交行、農行等。
同時與商業銀行發力收單業務還有第三方支付機構。目前,在交易規模排名中,通聯、匯付天下、快錢等機構排名居前。
中國銀聯業務部總經理黃建軍透露,目前第三方支付機構在收單業務交易規模占比已經達到21.7%。“這個數據應該是被低估了。如果加上沒有經過銀聯轉接的交易,占比應該在30%以上。”
與行業高速增長伴生的是,發展不規范,亂象迭出。今年來,因發展不規范,種種違規手段層出不窮,甚至出現了“套現機”、“封頂機”、“切機”等一系列因業務違規甚至違法而出現的新名詞。
黃建軍表示,收單是一個經營風險的業務,商戶的清算資金本質是收單機構對商戶的信用放款,
“賣POS不過是收單業務的起點,商戶管理、風控等后續配套措施需跟進。市場拓展、商戶審批、商戶開通、終端管理、爭議處理、清算對賬、風險防控、交易處理8個業務環節軍需落實到位。”
費率政策有望改變
隨著收單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現有的收單市場價格體系問題逐步顯現:行業套利、價格惡性競爭普遍,借、貸記卡成本收益不匹配……
就此,黃建軍透露,目前產業各方已經確定借貸分離、取消行業分類將是未來價格改革的方向,但是個中細節仍在研究之中。
所謂“借貸合一”的問題,是指當前刷卡消費中,借記卡與貸記卡(信用卡)執行相同的刷卡費率。由于貸記卡的刷卡消費包括了銀行的資金成本、信用成本等,按照當前的刷卡費率,發卡行的收單收益無法覆蓋其資金成本,而這也導致了套現的成本非常低廉。
當前收單業務市場一些商戶拓展的違規行為,往往發生在代理商身上。對于這一群體的處理,黃建軍表示,目前尚無強制性的辦法予以管理。
為此,銀聯已召集相關收單機構研究修訂當前的銀聯卡收單代理商管理制度。“此前銀聯對代理商采取的是注冊登記制度。該項制度設立了很高的準入門檻,比如注冊資本、從業人員等。目前注冊登記的僅60家代理商,比拿牌的收單支付機構還少,這與市場現狀嚴重脫節。”他表示。
黃建軍稱,新的管理制度在堅持寬進嚴出的原則同時,降低代理商準入門檻,并采取分類管理的機制。預計該項制度將于下個月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