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為北京銀行今年重點工作的H股上市計劃“擱淺”。日前,北京銀行公告稱,由于部分股東對發行H股相關議案持有不同意見,審議H股相關議案被推遲。
不過,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在近幾年的擴張態勢下,北京銀行面臨了所有中型銀行都要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就是對資本金補充的渴求。鑒于目前A股市場的現狀以及H股上市的相對優勢,盡管部分股東持有異議,但是北京銀行H股上市仍是大勢所趨,早晚只是時間問題。
主要股東存異議 H股上市被推遲
北京銀行原定于在5月20日的2013年度股東大會上審議關于北京銀行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上市的議案,但22日北京銀行發布公告稱,“由于本行部分股東對發行H股相關議案持有不同意見,由現場參會股東表決,一致同意推遲審議H股相關議案,取消本次會議表決。”
北京市天達律師事務所出具《法律意見書》認為,取消發H股并在香港上市相關議案審議表決不符合股東大會取消議案程序的規定。
北京銀行董事會秘書楊書劍表示,5月14日發布股東大會議程后,有關H股IPO的議案,在主要股東有不同意見的情況下,董事會認為還需就議案深入溝通,因此決定此次年度股東大會推遲審議,待不久之后另行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再行審議。
而據媒體報道,之所以推遲審議H股相關議案,是因為其主要股東之一的北京市國資委及其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出于國有股將被減持的考慮,在上述議案上持不同意見。
根據北京銀行一季報,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北京銀行前十名股東中,最大單一股東為外資股東ING BANK N.V.(荷蘭商業銀行),持股比例為13.64%,第二、第三和第十位的股東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及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均為國有股東,持股比例為8.84%、5.08%和1.33%。
5月20日公告的《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度股東大會會議材料》顯示,根據《國務院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及相關規定,在經國家有關監管機構批準后,本次發行并上市時,本行國有股股東應按照H股融資額的10%進行國有股減持,具體減持方案以國家有關部門的批復為準。
補充資本成燃眉之急
登陸H股一直是北京銀行今年的主要工作計劃之一。《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度股東大會會議材料》顯示,“為滿足本行業務發展對資本金的需要,進一步提升本行治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本行擬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股票并申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本次發行的H股股數不超過34億股,并授予簿記管理人不超過上述發行的H股股數15%的超額配售權。”北京銀行董事長閆冰竹在此前的業績發布會上曾表示,根據市場情況,H股上市融資約200億元至300億元。
另外,香港籍獨立董事黃英豪的加盟,也令北京銀行符合了香港證監會關于在港上市公司必須有至少1名香港籍獨立董事的規定。
若H股上市成功,將成為北京銀行IPO之后進行的第二次再融資。2007年登陸A股后,北京銀行曾于2012年3月末通過定向增發融資118億元。高登資本(中國)首席經濟學家付立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A股上市后,北京銀行發展非常快,作為根植于北京的商業銀行,它有自身優勢,這種優勢體現在它和北京市的政府、企事業單位都維持了很好的關系。與此同時,近年來北京銀行也將觸角伸展到其他主要地區和城市,不論在資產規模還是網點數量方面,都有了較快的提升。
根據北京銀行2013年年報和2014年一季報,截至2013年末,北京銀行總資產1.3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0%,增速在已披露上市銀行中排名第二。進入2014年,該行總資產增至1.39萬億元。從地區分布來看,其營業收入仍主要來源于北京地區,同時天津、上海、西安等外埠分行的貢獻度進一步增加。
“因此,在這樣的擴張態勢下,北京銀行面臨了所有中型銀行都要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對資本金補充的需求。”付立春說。業內人士表示,大部分城商行主要都是做當地國企的批發業務,批發業務相對零售業務風險較大,資本消耗也大。
截至2013年末,北京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0.94%,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81%,達到銀監會對非系統性重要銀行的監管要求。不過,興業證券發布研報指出,北京銀行2013年下半年凈利潤增速放緩,同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因利率上行面臨浮虧,導致資本公積減少45億元。因此在生息資產快速擴張下,公司資本充足率下降幅度較大,接近資本充足率要求,面臨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
北京銀行監事長強新表示,如果順利實現H股上市,該行資本充足率水平將提升近3個百分點,新補充的資本可以滿足未來五年的發展需要。
H股上市仍是最佳選擇
實際上,附屬資本可以通過發行次級債的方式來補充,但是核心資本只能通過股權融資的方式。“從銀行現實發展的角度來看,北京銀行股權融資是大勢所趨,什么時候啟動融資只是時間問題。”付立春表示,銀行的盤子越做越大,對股權的稀釋是一定的,主要股東需要加強溝通。
付立春表示,雖然北京銀行也可以選擇通過A股定增來補充資本,但是從銀行自身角度而言,通過H股融資顯然更有吸引力。“雖然H股的市盈率不如A股市盈率,但是登陸H股意味著北京銀行國際融資渠道的打開,也由此降低了對A股的依賴。香港作為橋頭堡,北京銀行通過這個市場可以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國際化形象,通過融資吸引到更多具有金融投資經驗的國際投資者,也有利于北京銀行整體素質的提升。”他說。
另外,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內地資本市場不是特別好,現在在A股上市也比較困難。實際上,在2012年北京銀行定向增發時,其定向增發價格高于市場價格,曾形成倒掛。
楊書劍曾表示,“如果從A股市場直接融資,勢必會對A股二級市場股票價格產生沖擊;優先股及二級資本債券無法滿足北京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的需要,資本補充效果且發行空間有限。因此,H股發行是當前北京銀行綜合比較各種融資方式后的現實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