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牌土豪”生命人壽又在A股戰場遭到了阻擊,不過這次對手變成了地方國資委。農產品本周公告稱,該公司第一大股東深圳國資委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同一致行動人累計持股為29.9999%。這一比例意味著,如果生命人壽想超越,將會觸及要約收購線。深圳國資委匆匆增持,被看做是應對來自生命人壽舉牌“威脅”的一步棋。
投資農產品遭阻擊
故事可以追溯到去年年初。2013年4月24日,生命人壽宣布持有農產品股份占比達10%,并稱戰略性看好農業現代化大背景下農業流通行業的長期投資機會。今年3月15日,生命人壽再發權益變動報告,公司自2013年4月20日至2014年3月13日,生命人壽旗下兩個賬戶合計持股達254561136股,占農產品總股本的15.0010%。
4月9日,生命人壽忽然宣布,自2014年3月20日至4月8日,生命人壽-分紅賬戶購買農產品股份8484.31萬股,占總股本的4.9998%。在此輪增持后,生命人壽累計持有農產品3.39億股,持股比例為20.0007%。離彼時深圳國資委24.31%的比例僅一步之遙。
但這樣的結果讓生命人壽意猶未盡,4月17日,農產品發生了一筆成交量達5494.50萬股的大宗交易,成交單價為9.23元/股,一機構專用席位斥資逾5億元接下了上述全部籌碼。市場對這筆交易是否生命人壽所為揣測不斷,且有聲音認為生命人壽通過“馬甲”繼續增持,并判斷其陣營合計持股比例將可能突破30%的要約收購紅線。
對于此舉動機,生命人壽表示,舉牌農產品主要是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看好,持股比例不超過該其總股本的25%。但資本市場上從來不缺戲劇性的故事,對比生命人壽對金地集團的 “控股”過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手法重出江湖也并非不可能。
不過,深圳國資委也未必會坐以待斃。農產品本周公告稱,該公司第一大股東深圳國資委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同一致行動人累計持股為29.9999%。“這個很明顯,是給生命人壽設的一個地雷線,就是對生命人壽的阻擊。”一位券商分析師表示, 29.9999%的比例意味著,如果生命人壽想超越,將會觸及要約收購線。
“舉牌控”的土豪實力
屢遭阻擊仍頻頻舉牌,生命人壽的“硬氣”來的不無道理。作為保險行業的“第二梯隊”,生命人壽近年擴張不可謂不迅速。記者統計發現,2013年凈利潤排名前三位的非上市險企中,生命人壽已經以凈利潤53.56億元的成績奪得第一寶座,而泰康人壽和安邦財險分別以37.23億元和34.4億元的凈利潤排名二三。
值得注意的是,利潤背后的一筆營業外收入格外引人注目。生命人壽年報數據顯示,58億的營業外收入同比勁增1918%。扣除稅費支出后,生命人壽實現凈利潤53億同比增加393%。不僅如此,2013年生命人壽的投資收益高達56.88億元,同比增長了46.25%。此外,生命人壽的長期股權投資在去年爆發,投資金額從2012年的15.28億勁增至2013年的345億,增幅達2160%。
生命人壽出身地產行業,對于地產行業的投資偏好毋庸置疑,而此前對金地集團頻繁公開舉牌的背后,也是其投資實力的不斷加碼。統計顯示,生命人壽2013年合并報表投資性房地產數量為128.64億元,2012年為103.17億元,公司投資性房地產數量為39.20億元,2012年為24.96億元。此外,也有有消息顯示,生命人壽已經計劃在廣東深圳當地進行養老社區項目開發工作,未來有望在大鵬新區建設的養老社區項目上以股東身份投資。雖然隨著業務的擴張,2013年生命人壽的償付能力從前一年的198%下降到168%。不過,生命人壽通過增資和發行次級債,增加了資本金,加上投資收益走高,其償付能力仍然比較充足。
投資風格大膽引合規之爭
2013年是保險資金松綁元年.從金地集團到農產品,生命人壽對接連舉牌的高調動作,被行業人士看做是近幾年不斷拓展其保險資金運作領域的一個信號。但與此同時,運用合規問題也引發了一些爭議。
根據生命人壽在4月25日對金地集團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的披露,生命人壽持有、控制境內外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有6家公司,分別為金地集團、農產品、中煤能源、必美宜、佳兆業集團和首鋼資源,持股比例分別為24.82%、22.06%、8.02%、18.20%、15.61%和28.28%。
此外,生命人壽持有占比超5%的H股上市公司3家,分別為必美宜、首鋼資源和佳兆業集團,占各公司港股總股本比例分別為18.20%、28.01%及15.2%。而根據保監會2010年8月11日發布的《關于調整保險資金投資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保險資金投資同一上市公司的股票,不超過該公司總股本的10%;超過10%的僅限于實現控股的重大投資,適用《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有關重大股權投資的規定。
現行的《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對其他企業實現控股的股權投資應當限于三類企業:一是保險類企業;二是非保險類金融企業;三是與保險業務相關的企業。若按照這一規定,生命人壽顯然已超標.不過,保監會今年初發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保險資金運用比例監管的通知》則不再提及險資持有單一上市公司股權比例限制。比例監管只對權益類投資的大類進行監管,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的賬面余額,合計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0%。有接近生命人壽的人士表示,生命人壽可能是險資運用試點公司,所以監管層對它的資金運用監管得相對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