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城商行在上市的路上,依舊延續著“墻內開花墻外香”的態勢—盡管A股上市依舊受阻,但在港股市場卻屢有斬獲。繼去年重慶銀行、徽商銀行之后,哈爾濱銀行也于日前登陸港股市場,并成為東北地區首家上市的城商行。哈爾濱銀行的快速上市,加上盛京銀行上市的原地踏步、大連銀行的早早退出,該地區原有的銀行IPO格局已發生了較大變化。
哈爾濱銀行上市交易已逾十天,該行股價卻延續了此前完成H股上市的重慶銀行、徽商銀行的低迷走勢,目前股價僅為每股2.87港元,低于每股2.9港元的發行價,三家H股上市的城商行集體破發的局面,也給那些迫切赴港上市的銀行澆了盆冷水。
靠國際發售助力 渡過在港發行關
哈爾濱銀行此次向全球發售30.2358億股H股,每股發售價2.9港元,不計超額配股權此次將募集款項凈額約77.22億港元。該行上市所募集的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
自3月18日啟動在香港公開發售股份以來,受港股市場持續低迷及在港上市中資行表現不佳的影響,本身發行規模較大的哈爾濱銀行H股配售也曾一度遇冷,其在港公開發售的股份并未獲得足額認購。該行共收到香港公開發售提交的總數為8289.5萬股的合計820份有效申請,相當于香港公開發售下可供認購總數的27%,認購額不足1/3。
幸而在國際發售方面,該行大有斬獲。據了解,通過將未獲認購的股份分配至國際發售,哈爾濱銀行的國際發售的H股股數達到29.41億股,相當于總發行股份總數的約97.3%。而根據原定計劃,哈爾濱銀行計劃國際發售90%的股份,公開發售為10%。此外,哈爾濱銀行的七家基石投資者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CITIC
Capital HB Investment
L.P.、中國財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華濤國際基金有限公司、重慶天泰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盛凱控股有限公司及Introwell
Limited總共認購約13.72億股H股,相當于全球發售下的發售股份的45.4%。
有銀行業分析師指出,雖然連續有三家內地城商行成功在港上市,但目前香港股市低迷的表現,成為制約這些銀行公開發售的阻礙。此外,此前16家在港上市的中資銀行市凈率全部在一倍以下,部分國有銀行甚至更低,這都讓投資者對銀行板塊的股票存有戒心,也成為未來想要登陸港股的城商行所必須考慮的問題。
H股環境不佳
三家城商行均跌發 盡管內地銀行紛紛轉向港股,以尋求上市的突破。但由于市場環境不佳,無論是哈爾濱銀行還是早先登陸港股市場的重慶銀行、徽商銀行,其上市表現都難言樂觀。
哈爾濱銀行H股每股發售價定為2.9港元,因受公開發售未足額影響,上市首日平開,當日收盤僅為2.91港元,“驚險”地守住了發行價。截至昨日收盤,該股股價僅為2.87港元,跌破發行價。
作為首家在港上市城商行的重慶銀行,盡管受到了各方的熱烈追捧,從路演到最終成功上市,只有短短的不到一個月時間,且獲得超額認購7.81倍,但重慶銀行上市首日股價卻表現不佳。上市首日,重慶銀行以等同于發行價的6港元開盤,但在開盤不久就跌破了招股價。目前,該行股價僅為5.04港元/股,較其發行價跌幅已達16%。
徽商銀行每股發行價為3.53港元,雖然上市首日收于3.60港元,但截至昨日收盤,股價只有3.52港元。至此,三家赴港上市的內地銀行股股價均已破發,且成交慘淡,大多數交易日的換手率在0.1%以內。
相關人士表示,目前整個中資銀行無論A股還是H股估值仍處于較低水平,再加上外界對中資銀行資產風險的擔憂,均對三家H股上市城商行走勢帶來負面的影響,而這也將成為未來欲在港上市的內地銀行不得不面臨的尷尬所在。
東北地區銀行 IPO格局大亂
哈爾濱銀行在香港迅速實現上市,一舉成為東北地區首家上市城商行,也讓東北三省城商行上市格局較兩年前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被看成最接近上市的盛京銀行依然無果,而大連銀行也已早早退出上市競爭隊伍。
2012年2月,當證監會首次批露排隊上市企業名單時,地處東北地區的遼寧省就以盛京銀行、大連銀行、錦州銀行成為入圍城商行最多的省份,甚至出現了東北地區排隊IPO城商行中均出自遼寧一省的局面。
時至今日,哈爾濱銀行始終游離于等待A股上市的銀行名單之外,但卻通過登陸香港市場,率先完成了IPO。反觀在東北地區實力處于領軍地位的盛京銀行,雖然也已開始了H股上市的準備,但卻最終被哈爾濱銀行占得先機。而大連銀行更是于去年就率先退出了A股的IPO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