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的“吸金能力”大不如前。2014年首季,新基金募資額總計851.8億元,這一規模與去年同期2116.6億元的“成績單”相差甚遠,而單只基金平均募資額更是從24.3億元直線下滑至12.1億元。業內人士預期,隨著近期市場持續下挫,新基金發行將更加艱難。
偏股型基金發行不抵贖回
偏股型基金相對優異的業績,并沒有吸引增量資金入場。
據財匯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股票型基金共計募資125.3億元,混合型基金共計募資231.85億元,這意味著首季偏股型基金募資額為357億元。而僅僅前兩個月,偏股型基金贖回份額就達到了332.97億份,部分保險(放心保)機構更是在3月份大額贖回了部分偏股型基金。
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師預計,偏股型基金的新發,難以彌補老基金的贖回。一季度偏股型基金贖回,應該會導致基金經理被動減倉,據其估算,影響大約在兩個百分點左右。
偏股型基金的新發難抵贖回,這僅僅是一個側面反映了A該市場缺乏增量資金。
據廣發證券測算,整個A股市場也都是“存量玩法”。2012年以來,從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余額來看,中樞水平也發生下移,且一直穩定在6000億左右的規模,上下波動不超過500億元,被稱之為“存量資金”。
廣發政策分析師認為,二季度在“存量資金”的格局下,一旦對基本面的預期改善,資金的配置偏好將仍然是轉型相關或者業績較好的成長股。下半年“存量經濟”格局被向下打破,在系統性風險釋放的壓力下,可能帶來“大小通殺”。只有等待政策大幅放松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后,風格才有望真正轉向大盤藍籌。
貨基艱難撐起發行市場
從首季基金發行結構來看,貨幣基金成為最受投資者青睞的品種,基本上撐起了發行市場的“半邊天”。
一季度共計有16只貨幣型基金成立,發行規模達到了388.21億份,占比近45.58%,單只基金平均募資規模達到了24.2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貨幣基金的理財功能逐漸被投資者認識,使貨基成為去年以來持續大熱的品種。而在余額寶的示范效應下,基金公司都想分一杯羹,對接互聯網金融的貨幣基金大熱。不過,今年以來貨幣基金收益率逐步走低,能否持續吸引投資者,則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好。
此外,被視為“打新利器”的混合型基金也受到市場的追捧,一季度混合型基金共計發行成立了22只,遠超過同期股票型基金的發行只數。對于混合型基金來說,去年混合型基金股票倉位限制放寬,新一代混合基金在享受0%~95%股票倉位空間的同時正式進入“全攻全守”時代,多只混合型基金更是提前結束募集。
業內一位基金分析師認為,靈活配置型基金在當前時點的突然爆發,主要還是因為基金參與打新的需要。從此前新股的實際情況看,只要中簽都可以獲得較好的收益率,使得基金打新動力持續高漲。好買基金預期,好的打新基金能有年化4-12%的收益,而且波動很小。
而由于經歷了去年的債券熊市,債券型基金在今年首季募資額為93.69億元,單只基金平均募資額僅5.5億元。而去年同期,45只債券型基金共計“吸金”1589.79億元,單只基金募資額更是高達35.3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