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料照片 |
“山數富士/茶數靜岡/日本第一。”在日本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短歌,可見靜岡的茶與富士山一樣享有盛名。日前,筆者有幸探訪了這一茶鄉。
面臨太平洋的靜岡縣位于日本列島中腹的東西交會之處。從東京乘坐新干線大約兩個小時即抵達靜岡名城掛川。當地不僅擁有世界農業遺產茶草場,同時還是扼守東海道咽喉的歷史文化名城,坐落著日本最古老的木結構“天守閣”(即城樓)。
說起靜岡種茶,與中國淵源深厚。1241年,高僧圣一國師從中國宋朝帶回種子到故鄉靜岡市,這就是東海茶鄉的肇始。明治時期,因政府士族授產大量開墾茶園,以及清水港開港,靜岡茶的名氣越來越大。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公布的最新數據,2012年,靜岡的茶園面積占日本全國茶園面積的40%,粗茶占39%,茶葉產量占37%,均位列全國榜首。
靜岡縣內有5處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世界農業遺產”的“茶草場農法”作業區。所謂“茶草場農法”就是將茶園周邊地區(草場)割的芒草、蘆葦等作為有機肥料來滋養茶園。這種農法既有利于培育好茶——東山深蒸茶被譽為“日本第一健康茶”,又有利于促進草場的新陳代謝和保護草場的生物多樣性。
位于靜岡中西部的牧之原是另一處日本屈指可數的茶產地。說起牧之原種茶的起源,還有一段飽含滄桑的故事。開墾當地茶園的竟是德川幕府的武士,這是今天聞名遐邇的“靜岡牧之原茶”的肇始。
由靜岡縣政府牽頭,位于靜岡市的靜岡會議藝術中心自2009年開始每年舉行“世界茶節”,包括世界茶葉展銷會、世界綠茶評比會、世界茶道大會、國際茶學術會議等環節。展銷會和茶道大會匯聚世界各國茶葉于一堂,由各國茶葉愛好者舉行品茶會,交流茶、茶與甜點的組合、茶道禮儀等;茶學術會議則發表世界茶葉研究學者的最新成果,探討擴大世界茶葉市場的發展。
筆者參觀了2013年在此舉辦的第5屆世界茶節評比出的獲獎茶葉和展出的各國傳統茶具和創新茶具。當地茶莊雅正庵還表演了“切茶壺口”儀式。“切茶壺口”是每年11月茶莊開始飲用當年的新茶時舉行的儀式。當年4月下旬開始采摘的新茶用紙包成兩根手指粗的小捆,裝入上小下大的壇形壺中封好,到楓葉始紅時點茶師用刀切開壺口,取出來品嘗。雅正庵的女茶師用木托盤捧著剛“出壺”的新茶和寫在宣紙上記載著茶品種和采摘日期的“茶入日記”到筆者面前,雖隔著紙,但茶香撲面而來,沁人心脾。
靜岡縣對茶的開發可謂淋漓盡致:不僅由靜岡縣政府文化觀光部牽頭推出了各種“茶都之旅”觀光路線,靜岡市還組織繪制了“茶巡游地圖”,將當地主要茶莊、茶葉廠和茶吧標注出來,并安排部分公交線路通過附近地區。免費品茶、試吃茶點,體驗茶葉做香料、茶皿做香具的熏香等茶周邊產品,品嘗每一道菜都與茶有關的茶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