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股指窄幅震蕩,大盤有企穩跡象。上證指數、深成指、中小板指小漲,創業板指小跌。分析人士認為,股指連續四日大跌后技術形態上有修復要求。但對于指數是否能就此企穩,盤后的市場分析仍存在較大分歧。
分歧一:
對反彈意見不一
從主要的指數走勢看,目前滬深300指數已第二次擊穿1月20日低點,下方支撐趨弱;而滬指也逼近2000點整數關口,空頭依舊占據主動。相對謹慎的分析師建議穩健的投資者先在反彈修復中逐漸降低倉位,再觀察熱點轉向哪個方面做進一步決斷。
持不同看法的分析人士認為,市場從年線調整下來,短短5個交易日殺跌幅度達163點之多。而昨日這根帶有下影線的小陽線,意味著短期市場進一步殺跌的動能已經衰竭。因此,短期市場將逐步釋放利空影響,舒緩恐慌心態,從絕望中迎來希望,周四、周五滬指有望震蕩走高,挑戰20均線。
分歧二:
對銀行地產看法相悖
本次大盤調整的最大動能主要來自市場傳聞銀行對房地產業務實行停貸的利空影響,由此導致房地產板塊集體大幅殺跌,促使大盤加速調整。針對市場傳聞多家銀行停辦房地產貸款,工、農、中、建行四大商業銀行昨日均回應稱:房地產信貸政策沒有變化。招商、民生、中信、光大銀行同樣表示,近期未調整房地產信貸政策。
有分析指出,銀行的回應減輕了短期房地產板塊對大盤的負面影響,至少地產板塊能出現了一定的喘息。但另一種觀點認為,銀行表態遮遮掩掩,對市場不會產生正面影響。事實上,銀行改變是正常的,不改變才是反常的。同時,房地產已經進入到調控的深層次方面,兩會代表很可能將建言地產調控,政府也可能調控房價以順應民意。
分歧三:
對創業板態度迥異
昨日創業板指數最低見到1415點,接下來還需要觀察1400點一帶的支撐力度,需要提防再破新低的可能。還有一點不容忽視,創業板周二出現非常大的跌幅,并不只是針對前期漲幅的修正。3月上旬是創業板個股公布年報業績的高峰期,也是高成長的業績證偽期。從股價漲幅來看,部分個股從去年年初至上漲幅度達到三四倍,這樣大的漲幅恐怕難以獲得業績的支撐。那些業績不及預期的創業板個股股價調整難以避免。
持不同看法的投資者認為,經濟轉型期資金更加青睞新興產業。兩會臨近,契合兩會預期的題材概念股,比如信息消費、新能源、現代農業、國防安全、環境保護等將迎來表現機會。因此,在接下來大盤有望與短期呈現的急跌急反彈行情來說,把握兩會預期題材概念股具有較大的投資機會。
分歧四:
對改革紅利認識不同
自從中石化公告將對民營資本開放下游產業之后,與石油行業改革相關的概念股表現勇猛。多數投資者認同改革仍是中國最大紅利的說法。他們認為中石化的改革只是第一步,未來石油行業的壟斷將會逐步打破,民營上市公司的機會更突出。與此相類似的還有電力改革、醫療改革。
持不同意見的人士認為,改革紅利繼續釋放,必須打破壟斷行業的壟斷。目前階段還是既得利益集團主動“作秀”,真正破除壟斷還有待破除體制性障礙。而轉型是全球化、市場化經濟倒逼的結果,是大勢所趨。轉型仍是貫穿2014年行情的一大主線,投資者可繼續關注。有機構分析人士指出,階段性的大盤股的異動并不能夠代表全年大盤股將成為主力運作的對象,而創業板進入短期調整后仍將繼續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