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2月24日)紐約時段盤末,美元指數徘徊在80.20一線,日內小幅震蕩回落,但總體波動有限,且后市進一步走勢方向仍不明朗。當天歐元區的通脹率高于市場預期,但仍徘徊于低位,而美國的服務業PMI數據則依舊不佳,但美歐兩地的實際經濟狀況,以及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前景仍無從作出全面判斷。因此,投資者和業內機構對這方面的狀況加以了更為密切的關注,在歐洲央行和美聯儲的下一次會期都尚有一段距離的情況下,其政策前景已開始得到全方位的揣測和預估。
美國經濟表現狀況仍難明朗
美聯儲政策前景仍存極大變數
周一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月Markit服務業PMI初值52.7,為去年10月以來最低,前值56.7;綜合PMI初值53.5,亦為10月以來最低,前值56.2;分項數據中,美國2月Markit服務業PMI就業指數初值52.0,為2013年3月以來最低。當天數據也顯示,美國1月芝加哥聯儲全國活動指數下降,前值亦遭下修。具體數據顯示,美國1月芝加哥聯儲全國活動指數-0.39,前值修正為-0.03,初值+0.16。
上述數據進一步延續了初近期美國多項經濟數據走勢疲軟的狀況。不過,上述兩項經濟數據的重要性相對有限,而市場主流仍把數據表現低迷的狀況歸咎于嚴寒天氣,這也得到了此后達拉斯聯儲調查指數數據向好的佐證。數據顯示,美國2月達拉斯聯儲制造業產出指數升至10.8,創三個月新高,與紐約聯儲和費城聯儲制造業指數走勢截然相反。而達拉斯聯儲轄區的緯度相對偏低,受嚴寒風雪天氣影響有限。
不過,持續低迷的數據狀況仍使市場的焦慮情緒難以得到撫平。對于美國經濟的困惑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糟糕的天氣要在多大程度上對2014年初增長的減緩負責?看好美國經濟的預測家認為天氣應該負全責,并認為經濟會實現3.0%增長,但悲觀者對此抱有懷疑。這也使得各方對美聯儲在此后的政策前景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美聯儲在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的兩次會議上均將其量化寬松措施(QE)的月度購債規模各縮減了100億美元,但在此背景下,美元指數并未得到預期中的強力提振,而美國股市也仍維持強勢,令人感到費解。
而業內分析機構指出,出現上述狀況的原因在于美聯儲當前縮減QE的步伐仍在各界的可承受范圍之內,但美聯儲內部的鷹派異議聲音正在不斷抬頭,這意味著其當前的QE縮減進程在此后料將有變。此前,包括達拉斯聯儲主席費舍爾(Richard
Fisher)、費城聯儲主席普羅索(Charles Plosser)和圣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等美聯儲官員都認為,在數據顯示失業率快速下降的背景下,美聯儲理應加息退出超常規寬松措施,這意味著美聯儲此后很有可能改變當前的QE退出進程。
預計此后在3月中旬或者4月底的美聯儲會議上,以耶倫為首的美聯儲管理層可能迫于內部反對壓力而開始將每次縮減QE的規模擴大到200億美元左右,一旦如此,將會在金融市場上產生立竿見影的影響。
但是業內機構美銀美林(BAML)卻指出,從當前的金融市場走勢來看,美聯儲的政策前景或許比大家想象的要更偏向鴿派。
美銀美林指出,近期美國5年期與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差擴大,同時金價上漲,同時美元表現疲軟而股市持續走強,都似乎顯示投資者已經預估到美聯儲縮減QE的進程會在此后有所放緩,目前,美國股指已經重新逼近歷史高位水平,而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相比年初下降了25個基點。
同時,受到冬季惡劣寒冷天氣的影響,美國此前有多項經濟數據狀況表現不佳,這也可能會使美聯儲在政策上變得投鼠忌器。而市場也可能據此揣測美聯儲可能在3月中旬的會議上會暫?s減QE。
而美聯儲官員的立場目前則仍是四平八穩。達拉斯聯儲主席費舍爾(Richard
Fisher)周一表示,他本人仍傾向于認為美聯儲(FED)在每次貨幣政策會議上都將量化寬松(QE)政策縮減100億美元。并對同時新任主席耶倫(Janet
Yellen)最近所談及的以審慎步伐縮減債券購買計劃感到高興,費舍爾指出,他對美聯儲能成功地退出刺激政策抱有高度信心。他認為,美國經濟正在回升,同時并不存在通脹壓力。
歐元區或陷日本式通縮陷阱
歐洲央行如何行動卻是難題
而在當天稍早歐元區的數據顯示該區域總體消費價格指數(CPI)升幅在1月份為0.8%,高于預期的0.7%,但仍陷于低位區間時,投資者對下周即將到來的歐洲央行會議即提前加以了密切關注。此前,在上周末的G20會議上,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就暗示將在3月利率決議上決定是否采取更多行動。繼去年11月降息后,市場猜測了近四個月的歐銀下一次降息時間點,很可能就將到來。
從本月的基本面消息看,歐元面臨的考驗顯然不少,多項重要經濟數據很可能直接決定歐洲央行下周的3月利率決議是否會采取進一步寬松措辭。盡管此前歐元區年度通脹率遠低于歐洲央行在中期內將通脹率維持在略低于2%水平的物價穩定目標,但在本月的政策會議上,歐洲央行仍維持所有關鍵利率不變。不過分析師們預計,如果歐洲央行自身給出的通脹預期仍顯著低于這一目標,那么該行就有充分理由下調利率或采取其他刺激措施。
業內機構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的分析師周一(2月24日)指出,盡管歐元區的數據狀況顯示其總體通脹率仍徘徊在低位,但是在可預見的近期內,該區域陷入全面通縮的風險程度仍然有限。
該行指出,雖然數據顯示歐元區目前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于陷入全面通縮,但是基于目前的資料分析,這一可能性仍然相當之低。而只有在此后有更多的震撼性負面經濟消息被爆出后,歐元區整體通脹率才有可能降到負區間。
然而,盡管通縮風險基本不存在,歐洲央行仍會保持警惕,并做好隨時進一步放寬政策措施的準備。因為如果通脹率徘徊在低位過久,就可能導致物價趨勢嚴重偏離預期,并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而一旦經濟陷入通縮,要重新對其予以修補難度就將成倍增加。日本過去20年的經驗教訓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意大利裕信銀行(UniCredit)稍早則認為,盡管歐元區1月通脹率上修至0.8%,但這仍略低于歐洲央行工作人員在12月編制基本宏觀預測時的預期。如果預期的通脹持續低于2%的目標,歐洲央行會將再融資利率下調15個基點,并且暫停證券市場計劃。
IHS環球透視則表示,若歐洲央行果真采取進一步的刺激行動,最有可能會實施旨在增加流動性的舉措。其中也許會包括歐洲央行終止沖銷在歐元區債務危機期間購買主權債券的資金,央行也可能會推出新一輪長期再融資操作。
此外,瑞信(Credit
Suisse)經濟學家也預計歐洲央行(ECB)將在3月或4月的政策會議上小幅下調存款利率至-0.1%,同時調低再融資利率至0.15%。
而當天稍早,有消息稱,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維斯科此前已在悉尼參加G20會議的間隙表示,若有必要,歐洲央行準備考慮將存款利率降至負值。他稱,歐洲央行是否需要在3月會議上采取政策舉動還“不明確”。
在歐洲央行可能再度放寬政策措施的影響下,歐元匯價漲勢受限。雖然此前烏克蘭在周末戲劇般結束了政治沖突的狀況令歐盟各方送了一口氣,但目前,能夠左右市場的仍是歐元區的經濟大環境以及歐洲央行的政策前景狀況,而并非所有人都對此感到樂觀。素來看空全球經濟的“末日博士”魯比尼當天就指出,歐元區經濟持續不振的狀況可能迫使歐洲央行效仿美聯儲在年底之前推出量化寬松(QE)購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