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是A股市場馬年首個完整的交易周,滬深兩市股指的累計漲幅雙雙超過了3%,同時市場成交量也出現大幅增長,市場人氣的回升使得股指的攀升較為迅速,也使得部分投資者開始憧憬牛市的來臨。不過,現實或許是殘酷的,隨著近期一些經濟數據的公布,A股的春季行情再度面臨考驗。
從上周股指運行的態勢來看,財政部等四部委公布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好于市場預期,使得新能源汽車以及其相關板塊上周整體出現了大幅上行,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市場做多的人氣。而中信銀行上周二的突然發力漲停,更是吸引了市場的目光。不過從銀行股板塊整體的走勢來看,中信銀行的一馬當先式的上漲顯然并沒有得到銀行股板塊的整體認同,主要因為市場傳聞其將與某互聯網企業深度合作,而非市場對銀行股板塊低估值現狀的重新評估所致。
與此同時,在以中信銀行為代表的銀行股上漲之時,此前連創新高的創業板指數卻出現逆勢回落,甚至走出了一周下跌1.10%的走勢。雖然目前來看并未出現明顯的“二八分化”行情,但一些市場嗅覺非常敏銳的資金已經通過銀行股的上漲開始了其減倉出貨的動作,這值得投資者警惕。
從市場的資金面來看,盡管上周央行在公開市場并未進行任何操作,從而單周凈回籠達到4500億元,但由于節后資金回流的原因,上周資金價格并未出現上行,反而出現小幅下降,這也是A股上周走勢較強的原因之一。而央行本周在公開市場如果繼續沒有動作的話,或將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市場資金緊張。不過1月銀行業新增信貸達到1.32萬億元的近4年同期高點,或將使流動性短期寬松的情況繼續。
但從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情況或許就不是那么樂觀了。上周公布的1月份進出口數據大幅超出預期,并未出現此前普遍預期的偏弱走勢。1月份以美元計價進出口總額漲幅均在10%以上,超出上月數據。從近期新興市場國家匯市走勢來看,人民幣成為唯一未對美元貶值的貨幣,但市場對人民幣繼續升值的空間以及持續性預期均已發生變化,離岸人民幣價格不斷走低。1月份進出口品種中增幅居前的均為大宗資源類產品,節前囤貨及匯率預期對進出口數據均產生一定影響,數據失真可能性較大。
而國調中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剔除春節效應的影響后,1月全月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長4.2%,低于2013年12月的7.5%,延續了2013年8月以來的下降趨勢,并且在2014年1月出現加速下降。這表明當前經濟確實在下降,這與PMI指數的走勢一致。
招商證券分析師章紅寶認為,大盤仍無系統性機會。流動性在2月份的季節性寬松、IPO速度放緩對資金分流暫時緩解、“兩會”即將召開對市場構成友好氣氛,但經濟繼續保持低迷狀態,美國退出QE對市場風險情緒的中期沖擊仍未結束,以上證指數為代表的大盤仍無系統性機會。仍然堅持看好醫藥和大眾消費品、農業、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環保、互聯網、可穿戴設備等新興成長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