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市場呈現“開門紅”,滬深兩市股指均以陽線報收。但是,ETF基金市場傳來的卻不是如此喜慶的消息。
基金新聞部根據上海及深圳證券交易所最新公示數據整理顯示,兩市運作中的84只ETF基金中,除數據暫時未公布的2只跨境ETF基金和2只交易型貨幣基金外,其余80只基金截至2月7日(節后第1個交易日)的份額較1月30日(節前最后1個交易日)的份額整體縮水4635萬份,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瘦身”最厲害,經歷過節后首個交易日后,份額縮水1.15億份。整體看來,80只可比ETF中,有9只基金份額增長,18只基金份額遭遇凈贖回,還有53只基金同期份額未發生明顯變化,占可比ETF基金數量的66.25%。
具體看來,在上交所運作的可比47只ETF,節后首個交易日份額累計凈贖回1.21億份。其中,4只基金份額增長,14只基金遭遇凈贖回,還有29只基金的份額未發生明顯變動。
其中,華夏上證50ETF份額膨脹0.53億份,最新份額為144.52億份,成為上交所乃至兩市運作的全部可比ETF里,份額增長最多的基金。
與此同時,交銀上證180治理ETF、上證醫藥衛生ETF和南方上證380ETF
3只ETF基金同期也均實現凈申購,份額均增長200萬份。
境況相反的是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該只基金的份額由節前的66億份,縮水至目前的64.85億份,縮水1.15億份,成為上交所乃至兩市運作的全部可比ETF基金中,凈贖回最多的基金。
華寶上證180價值ETF、華安上證180ETF、華夏滬深300ETF等13只基金,在節后首個交易日,也分別遭遇了100萬份至1900萬份不等的凈贖回。
此外,國泰黃金ETF、華安黃金易、易方達滬深300醫藥ETF等29只在上交所運作的ETF,同期份額未發生明顯變化,占上交所可比ETF基金數量(47只)的61.70%。
深交所公示數據顯示,可比33只ETF基金經過節后首個交易日份額累計凈申購7465萬份,其中,5只基金份額增長,4只基金遭遇凈贖回,還有24只基金的份額未發生明顯變動。
具體看來,ETF、創業板ETF、華夏中小板ETF、南方深成ETF和嘉實中創400ETF
5只基金分別凈申購3700萬份、3000萬份、550萬份、540萬份和300萬份。而國投瑞銀金融地產ETF、大成中證500深市ETF、匯添富中證主要消費ETF和嘉實中證中期國債ETF4只基金則分別遭遇320萬份、200萬份、100萬份和5萬份的凈贖回。
此外,在深交所運作的博時深證200ETF、大成深證成長40ETF和工銀深證紅利ETF等24只ETF基金的份額同期未發生明顯變化,占深交所全部ETF基金數量的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