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周二(1月28日)全天交易中上漲0.07%,收報80.56。隔夜紐約時段盤初因美國先行發布的12月份耐用品訂單數據不佳美元指數自日內高點快速回落至平盤價位附近,不過此后,在數據顯示1月份的咨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顯著好于預期之后,美元指數即重拾漲勢。目前,美聯儲(Fed)已經開始了其為期兩天的年內首度會議,而總體向好的美國經濟狀況也使得投資者進一步確認美聯儲會再接再厲地縮減量化寬松措施(QE)購債規模,這對美元指數走勢構成了進一步的利好。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周二在一份最新的分析報告中表示,“市場可能會認為這是一種弱化的前瞻性指引,從而使得美元受到支撐。同時美國GDP數據之后將公布,市場注意力將會轉移至經濟增長差異,預計美元將面臨上行風險。”
周三(1月29日)亞市早盤,歐元/美元走低后小幅回調,現交投于1.3564一線,該貨幣對在隔夜歐洲時段經歷了大幅探底回升行情后,在紐約時段午盤以后基本在1.3660一線窄幅盤整;英鎊/美元震蕩走低,現交投于1.6564一線;澳元/美元走高后回吐部分漲幅,現交投于0.8788一線;美元/日元走高,現交投于103.31一線。
美國經濟總體向好趨勢未變
隔夜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整體向好,美國消費信心似乎回到正軌,而預期上升則意味著美國經濟可能會在未來數月重拾部分動能。這也表明此前發布的低迷的美國12月份就業與房地產市場數據并未影響到經濟的基本走勢前景,
這為美聯儲在本周的會議上堅持縮減量化寬松措施的規模提供了依據,各界目前已普遍認為美聯儲會在本周發布的政策會議決議中把量化寬松措施的月度購債規模再縮減100億美元至650億美元。
美國諮商會(Conference
Board)周二發布報告稱,美國1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大幅上揚,并創下自8月來的最高值,顯示出美國民眾對經濟的信心不斷上升。分項指標顯示,消費者現狀指數創下了自2008年四月來的最高值。
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公司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1月S&P/CS20座大城市房價指數年率上漲13.71%,創2006年2月以來新高,預期增長13.4%,前值修正為增長13.61%;11月S&P/CS10座大城市房價指數年率增長13.83%,前值修正增長13.61%。
美國商務部(DOC)周二發布報告稱,美國12月營建許可總數修正值為99.1萬戶,初值為98.6萬戶。12月營建許可修正為下滑2.6%,初值為下滑3%。
新興市場該如何應對美聯儲縮減QE的沖擊?
近日來,阿根廷、印度、土耳其等新興經濟體的金融資產遭到大規模拋售,貨幣匯率持續下跌,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這主要歸因于投資者擔憂美聯儲加快縮減購債以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
花旗集團(Citigroup)十國集團(G10)外匯策略主管Steven
Englander稱,如果美聯儲在會議上沒有發表有關新興市場的言論,將對新興市場投資者造成沖擊。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觀察點,那就是即便美聯儲削減QE規模,但在會議結束后發表的聲明中是否會提及新興市場的持續混亂將對美國經濟復蘇構成威脅。
面對美聯儲縮減QE規模的沖擊,一些新興市場國家該如何應對?升息或許就是一個選擇。印度央行(RBI)周二意外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雖然其目的主要在于抑制通脹,但也有抑制資本外流和貨幣貶值的作用。
此外,土耳其央行(Turkish
Central
Bank)也于今日召開緊急會議,宣布將該國主要利率上調一倍以上。在里拉匯率跌至歷史低點之后,該國一舉逆轉了實施多年的貨幣政策。巴西央行(BCB)行長湯比尼(Alexandre
Tombini)則警告其他新興國家應該效仿巴西加息,巴西從去年四月開始已經多次加息,以應對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
標準普爾亞太首席經濟學家格倫瓦爾德表示,“如果你是中央銀行,而你的貨幣遭到打壓,你的經典回應就是走到市場前面。但加息雖然能應對通脹和貨幣貶值,也會提高借貸成本,對增長并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