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末以來市場資金緊張局面正出現明顯緩和跡象。隨著近期央行持續巨量的流動性投放操作,利率債市場以及國債期貨市場已連續多個交易日顯著上漲。
分析人士指出,對于中短期市場資金面走向,在實體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加大、豬肉價格等價格指標顯著走低的背景下,貨幣政策仍有放松的可能。另一方面,近期部分新興經濟體再次暴露出的貨幣危機,預計仍會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外部流動性環境帶來負面影響。綜合各方面因素,在“蛇尾”及“馬首”的時段,A股市場所處的流動性環境可能出現階段性轉暖,市場有望暫別資金面最差時刻。
資金面將保持平穩
上周央行通過逆回購、SLF等手段出手維穩資金面,市場流動性的季節性饑渴基本得到緩解。本周一,在距離春節還有3個工作日的背景下,雖然銀行間市場整體短期限資金價格水平仍出現小幅走升,但最受市場各方關注的跨節期限資金價格走勢平穩。
WIND數據顯示,周一14天、21天、1個月、2個月、3個月期限的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依次為6.63%、6.75%、7.27%、7.12%和6.81%,雖然整體仍徘徊在7%的相對高位,但相較于1月至今的市場整體資金價格水平,并沒有明顯高企。此外,以1個月期限這一典型的跨春節期限資金價格來看,自1月中旬至今,1個月期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始終波幅有限,要明顯好于2013年春節之前的同期表現。
分析人士表示,上周央行強力出手注入資金,基本穩定了春節之前市場資金面。此外,雖然本周二有750億逆回購到期,但市場仍預期央行會持續投放平抑節前資金面。市場消息顯示,本周一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本周仍可申報14天和21天逆回購需求,預計在節前僅剩余三個工作日的背景下,市場資金價格繼續上行的空間較為有限。綜合市場主流觀點,節前乃至節后的一段時間內,市場資金面預計不會再出現劇烈收緊的狀況。
流動性或不再收緊
近一兩周利率債市場、國債期貨市場顯著回暖,多數主流機構紛紛發表觀點認為,隨著宏觀經濟復蘇再次出現階段性放緩,短期內貨幣政策料不會進一步收緊。
國泰君安認為,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資金面逐漸形成一種“緊平衡”狀態,而央行通常選擇在市場出現大幅波動時,才開閘放水投放資金。但上周央行的巨量資金投放力度,創出了11個月以來新高。此外,央行選擇跨月21天期限逆回購,以及此前針對中小金融機構SLF的啟動,都顯示央行態度正出現明顯微調,希望維穩貨幣利率。
國泰君安指出,保持經濟和通脹水平的穩定是央行主要任務,去年開始的金融去杠桿也是為了取得中長期的經濟穩定。但2014年初經濟增長和物價卻出現下行趨勢,因此央行預計可能從聚焦長期目標轉向兼顧短期目標,貨幣政策或難再緊。此外,國泰君安本周公布的一份針對存款準備金率年內是否下調的調查顯示,有超過75%的機構投資者認為,央行年內調降準備金率為大概率事件,多數調查對象預期年內央行貨幣政策將逐漸轉向。
此外,華泰證券、西南證券等機構也認為,考慮到2013年四季度和2014年1月的宏觀經濟數據并不喜人,雖然2014年存在金融改革預期和影子銀行治理預期,但短期內央行進一步收緊流動性的可能性不大,貨幣政策在各方權衡中有放松的可能。雖然目前實質性放松的信號難以看到,但仍需要密切關注這種潛在的轉變。
不過,針對中長期市場資金面的走向,申銀萬國等機構同時警告,當前新興市場貨幣危機又起,嚴重程度和持續性可能要超過2013年5月的情況。在此背景下,去年9月以來外匯占款高增長的趨勢或難持續,進而會對中長期市場資金面產生較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