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周一(1月6日)全天交易中跌0.27%,收報80.65。因隔夜公布的美國數據不盡如人意,美元指數因此在紐約時段盤初回落,此后一度探底至日內低點80.53,上周后半段錄得的強勁漲勢也因此告一段落。而在美元回落的同時,美國股市亦在偏向利空的經濟數據打壓下快速走低,而美國國債收益率則也在避險買盤的助推下回落。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2月ISM非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意外降至53.0,預期會上升至54.5,前值為53.9。其中,美國12月ISM非制造業新訂單指數降至49.4,創2009年7月份以來首次萎縮,并創2009年5月份以來新低,前值為52.5;12月庫存指數回落至57.5,前值為60.5。美國非制造業領域的擴張速度在12月份意外放緩,就業為近四年半來首次出現萎縮,新訂單指數創逾四年半新低。
不過匯豐銀行(HSBC)的貨幣策略師林奇(Robert
Lynch)表示,雖然新訂單數據可能引發了對未來增長走勢的一些擔憂,總體的供應管理協會指數維持在53點,顯示服務業還是在相當不錯的擴張走勢中。
周二(1月7日)亞市早盤,歐元/美元震蕩走低,現交投于1.3627一線,雖然該貨幣對在周一因美國經濟數據不佳而略有企穩,但其總體弱勢格局卻并未因此改變,歐元在此后還將可能進一步下跌;英鎊/美元震蕩小幅走高,現交投于1.6412一線;澳元/美元持穩,現交投于0.8963一線;美元/日元走高后小幅回調,現交投于104.24一線。
參院批準耶倫,美聯儲百年史上首位女主席誕生
北京時間1月7日早間,美國參議院(United States Senate)完成對耶倫(Janet
Yellen)的美聯儲(Fed)主席提名的最終投票,結果以56-26票通過耶倫擔任美聯儲主席的決定。耶倫將從2014年2月1日開始上任美聯儲主席一職,美聯儲百年史上首位女主席誕生。
耶倫1946年出生于紐約布魯克林區一個猶太家庭,2010年出任美聯儲副主席至今。她的研究領域側重于勞動力市場,對失業現象的成因和對策,對經濟衰退時期就業市場模式有著深入研究,是主張用貨幣刺激政策緩解失業的鴿派人物。
去年10月1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宣布提名耶倫為新一屆美聯儲主席。外界普遍認為美國國會(United States
Congress)批準耶倫的提名幾成定局,但正式確認會推遲。然而耶倫接手的美聯儲依然分歧重重,未來行動方向不明。
2013年12月的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上,美聯儲決定從今年1月開始縮減QE,但幾位美聯儲高官新年伊始的講話體現出,聯儲決策層對哪種方式最適合今后退出QE還很有爭議。
耶倫就任后的首次政策會議將于3月1日召開。此前,FOMC已于12月18日結束的年內最后一次貨幣政策會議上宣布,將每個月大規模QE政策縮減100億美元至750億美元,但暗示維持0-0.25%基準利率的時間可能會超乎先前預期——無論失業率是否降至6.5%下方,只要通脹率低于通脹目標,就會維持該利率政策。
耶倫領導下的美聯儲展望
在伯南克(Ben
Bernanke)任美聯儲主席的八年期間,世界經濟動蕩不安。1月28至29日,他將主持召開今年美聯儲第一次政策會議。他在美聯儲的任期到1月31日結束。
到3月耶倫主持她就任美聯儲主席后的首次會議時,就又有幾個月的經濟數據已經出爐。如果數據呈現出的經濟形勢更加明朗,促使官員達成協議對耶倫而言可能較為容易;但如果數據面依然模糊不清,耶倫將面臨更大的挑戰。耶倫和她的同事面臨得另一個政策問題是確保美聯儲的寬松貨幣計劃不會引發新的金融泡沫,同時避免因過快退出刺激政策而對經濟造成危害。
此外,2014年美聯儲還將吸收一些新的成員。預計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提名原以色列央行(Bank of Israel)行長費希爾(Stanley
Fischer)擔任美聯儲副主席。政策委員會中目前還有一個職位空缺,預計2014年至少還將出現一個新的空缺。
一旦政策委員會就行動計劃達成一致,耶倫將負責向市場、國會和公眾解釋美聯儲的政策和思路。她自2010年起擔任美聯儲副主席,在此之前的六年擔任舊金山聯儲(San
Francisco
Fed)主席,因此具有公開講話的經驗。但她更喜歡經過認真準備后的發言,而不是即興的公開講話;此外,在擔任美聯儲副主席期間,她不必向國會發表證詞。
作為美聯儲副主席,耶倫并未召開過新聞發布會,但預計升任主席后她將延續伯南克的腳步,繼續保留定期召開新聞發布會的做法。至于耶倫是否會延續伯南克在美聯儲溝通方面開創的其他先例仍有待觀察,如接受電視采訪,在通過網絡播放的一系列演講中回答學生問題。
投資銀行Keefe Bruyette & Woods Inc.駐華盛頓分析師Brian
Gardner表示,更廣泛一點說,耶倫與所有美聯儲候任主席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那就是建立自己的公信力。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時是這樣,格林斯潘接替沃爾克(Paul
Volcker)時也是如此。他說,接替一位幾次連任并享有很高聲譽的官員,任何人都會有壓力。而耶倫未來需要確立自己的公信力、姿態和聲譽。做到這一點沒有捷徑,只能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