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最后一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以“再創新高”來結束2013年的升值之路。當天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1美元對6.0969元人民幣,繼續無懸念地刷新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并成為12月第8次創造新高。按照2013年1月4日首個中間價6.2897計算,去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升值3.07%。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鄂永健表示,“2013年人民幣利率從年頭升到年底,主要是境內外利差較大。和全球主要經濟體寬松的貨幣政策相比,中國的實際利率水平依然具有吸引力。這導致境外資金持續流入壓力大,人民幣升值壓力也居高不下。”
花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表示,人民幣持續升值,主要是短期資本流入進行套利交易的結果。“現在的情況是人民幣單邊升值,境外資金進來可以獲得國內3%-4%的利差,再加上升值,無風險收益就很高。”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學彬表示,人民幣一年升值3%是不可持續的。隨著美國經濟復蘇,美國退出量化寬松,美元重歸強勢,人民幣若對美元繼續升值,將讓中國經濟難以承受。改變策略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必須改變,必須與美元脫鉤,并與一籃子貨幣相對應。沈明高建議:人民幣單邊升值態勢一定要改變,應打擊人民幣套利交易,避免熱錢快進快出。
不過,專家認為2014年人民幣仍將繼續升值。鄂永健分析,中長期看,在美聯儲逐步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大背景下,全球資本流向將發生改變。特別是美聯儲退出如果超預期提前或力度加大,就會導致匯率波動,某些時段人民幣可能貶值。但在中國經濟總體保持平穩增長的情況下,中國仍是對國際資本有較大吸引力的經濟體。而且,2014年貨幣政策預計會偏緊,境內外利差持續的存在也會刺激資本流入,從而帶來升值壓力。另一方面,中國經濟潛在經濟增速已經有所回落,出于穩定出口的考慮,快速升值也不可取。因此,未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繼續小幅升值,且波動有所加大。預計2014年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6”將是大概率事件;但年底匯率可能在1美元兌6.0元人民幣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