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維持震蕩,上證指數連續四周上揚,接近9月中旬高點,上方壓力較大。同時IPO重啟引發了創業板的暴跌,跌幅高達11.71%。主板市場相對穩定,創業板的上漲邏輯遭到嚴重破壞,市場投資風格逐漸轉向藍籌板塊。綜合各方因素來看,股指上行動力猶存,市場結構性行情有望延續。
從國際方面看,美國第三季度GDP增長由2.8%上修至3.6%,為2012年第一季度以來最高水平。11月份失業率預期為7.2%,實際為7.0%,為2008年11月份以來最低水平。這為美聯儲開始縮減其當前每個月850億美元的量化寬松(QE)政策打下基礎,并增加了美聯儲在2013年12月份或2014年1月份開始行動的可能性。
從國內方面看,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政府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市場對此高度關注。改革預期成為市場上行的動力源泉。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4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財政部等三部委12月6日聯合發布消息,自明年1月1日起,實施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優惠政策。政策的落實與普及一方面有助于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促進居民增加當期消費,另一方面年金規模的擴大,也會為資本市場引入長期“活水”。
資金面有所改善,但趨勢并不樂觀。上周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延續改善趨勢,但動能明顯趨弱。公開市場層面,上周共有65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仍延續“一停一逆”調控舉措,上周二發行180億元逆回購來進行對沖,最終實現凈回籠470億元。資金價格方面,銀行間7天回購加權利率較上上周出現小幅下行,但依舊維持在4.5%以上的中樞水平;而國債收益率在上周重回上行趨勢,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至4.52%,繼續高位徘徊。
估值方面,上周,滬深300動態市盈率為9.00倍,較上上周的8.90倍有小幅上升;中小板和創業板相對滬深300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3.54倍和5.46倍。
綜合而言,A股市場所面臨的國內環境較好,宏觀經濟穩定,中觀新一屆政府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國際形勢不確定性很大,美聯儲退出QE的預期不斷增強。
行業配置方面,持有增長確定的新興成長股;積極參與與改革相關的主題投資機會,尤其是年底臨近,建議重點關注農業、城鎮化相關主題;此外,金融創新、融資結構調整對證券行業利好值得長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