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11月28日)亞市早盤,美元指數窄幅整理,現交投于80.70一線。隔夜匯市走勢依然延續了近期的分化趨勢,而且這種趨勢似乎大有愈演愈烈的可能。周三歐系貨幣依然表現較為堅挺,雖然當天呈現出沖高回落的走勢,但整體依然維持上漲,商品貨幣和日元則弱勢依舊。
非美貨幣分化愈趨嚴重,歐系堅挺澳日走軟
如果投資者單看近期美元指數的波動,那么行情目前似乎仍處在震蕩區間整理的態勢中,并未能走出明顯的方向。不過,如果投資者把目光轉向各個貨幣對本身,那么似乎目前匯市的格局已經一目了然。
歐系貨幣堅挺而商品貨幣及日元走軟,已經成為了近幾周匯市波動的主基調。而截至目前,這種態勢似乎仍沒有任何改變的跡象出現。
歐元兌日元周三攀升至四年最高,兌美元徘徊在一個月峰值附近。盡管當天市場的目光主要集中在美國數據,當各非美貨幣對此的反應依然截然不同。
由于周四美國將進入感恩節的公共假期,所以上周初請數據于周三提前公布。最終數據顯示,上周初請人數為31.6萬,好于市場33萬的預期,近期初請數據維持在32萬左右,顯示就業市場的復蘇依然平穩。同時公布的美國10月耐用品訂單月率為下降2.0%,略差于預期的下降1.9%,不過由于與預期差別不大,市場走勢較為平穩。
與市場預期略有不同的是,隔夜美國的經濟數據中,影響較大的反而是美國11月芝加哥采購經理人指數,11月芝加哥采購經理人指數為63,雖然略差于前值65.9,但高于預期的60,數據公布后,美元突然全面上漲,美元兌日元匯價迅速上破了102整數關,而歐元英鎊略有回落,商品貨幣則迅速擴大了跌幅。
從隔夜消息面的整體態勢看,除了英鎊受益于英國三季度GDP確認強勁增長而顯著走高外,其余貨幣基本并沒有受到太多消息面的刺激,歐元雖然盤中一度受到德國和意大利的政局左右,但利好利空的力度基本相抵。各非美貨幣的行情波動,基本還是維持了近期各自的趨勢,歐系貨幣堅挺而商品貨幣及日元走軟。
從最為本質的成因探析,這樣的走勢還是由于各大央行的貨幣政策所最終決定的。歐洲央行盡管目前一直有傳出將采取負利率或其他寬松手段的可能,但在11月已經降息之后,市場仍對其是否需要立即行動表示懷疑,且目前歐洲央行內部對于寬松措施分歧嚴重,這為歐元匯價提供了支撐。
而在英國方面,隨著近期數據依然延續了大幅改善的跡象,市場繼續傾向于認為英國央行很可能成為提前加息的幾大主要央行之一,這也令英鎊近期持續上揚,英鎊貿易加權指數周三更是升至14個月高點。
而歐洲和英國央行的政策不同,澳洲聯儲和日本央行近期顯然對打壓本國貨幣以及釋放寬松信號樂此不疲。市場投資者可以發現,近期幾乎所有澳洲聯儲官員的講話,都會表示澳元高企,樂于看到澳元進一步走低;而幾乎所有日本央行官員的表態,都會指出日本央行必要時將會進一步采取寬松措施、將為達成2%通脹目標作出不懈努力。這些表態幾乎成為了兩家央行所有官員共同的頭口禪。而在這些持續不斷的“緊箍咒”后,澳元日元的走軟也自然而然成為大勢所趨。
感恩節到來市場進入休整期,機構如何憧憬后市行情?
今日北美市場即將迎來感恩節假期,紐約時段美國金融市場將休市,在周五也將提前三小時休市,因此近兩日市場行情可能將較為清淡。
而對于經歷了此前兩月大風大浪的投資者而言,本周也許是一個稍作休整的機會。一方面可以整理自己近兩月交易的得失,另一方面也可以趁這個機會,考慮下年末的最終行情應如何入手。而對于后市匯市如何演繹,目前不少投行也各有看法,投資者可以稍作參考。
瑞銀集團(UBS)外匯分析團隊周三(11月27日)對歐元兌美元和美元兌日元后市前景作出了分析。對于歐元兌美元,瑞銀集團認為,匯價只要匯價守住100日均線1.3407上方,依然傾向做多。瑞銀分析師指出,“我們已經在匯價昨日跌至1.3500時增持多頭,止損位于1.3450。預計匯價將突破1.3600,買盤將等待匯價回落至1.3450/60區域時做多。
對于美元兌日元,瑞銀集團認為,日經指數和日元交叉盤在過去24個小時內出現結利盤,但都非常有限。市場看漲情緒明朗,因此投資者都在等待匯價回調做多機會。我們預計匯價回調至100.60-70區域可能是更好的入場機會。
而另一家知名投行花旗銀行(Citibank)周三則表示,月末資產再平衡模型顯示,投資者應拋售美股并做空美元兌其他幣種。花旗銀行指出,美股近期勁揚,而其他資產近期的回報率則寥寥,兩者間存在不同尋常的顯著差異。模型預計美股的資金將出現流出,而該信號強度逼近歷史均值。匯市方面,花旗銀行預計,投資者將進行資產再配置。資金將從美元流向其他各個幣種,其中以歐元、英鎊及日元為甚。
對于近期持續走低的澳元。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技術分析主管Karen
Jones周三表示,澳元兌美元繼續下行,已經接近自8月5日開始的上升勢趨勢的78.6%回撤位0.9043水平,跌破該位置則有啟動新一輪下跌趨勢的可能性。
Karen
Jones指出,“0.9043水平是一道最后的防線,有效下破該水平,下行目標將指向8月低點0.8848和時段跨度長達兩年的大型下行通道下軌目前的切入位0.8750。”Karen
Jones并指出,“我們注意到4小時圖RSI指標發散,日內圖表顯示匯價仍有可能先下行測試0.9043/00區域后,反彈至0.9195/0.9260區域,再啟動新一輪的跌勢。”
至于市場最為關心的美聯儲縮減QE話題,目前不少投行仍認為明年3月將是最佳時間點。當然,對于12月是否可能開始縮減,11月的非農數據也許將尤為關鍵。
業內機構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周一(11月25日)指出,美國財政危機對于經濟所帶來的拖累料將在進入2014年后逐步得到消除,因而,美國明年的全年經濟增速有望加快到2.6%,但與此同時,該國的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同比升幅仍將維持在1.2%至1.3%的低位,因而,在此背景下,美聯儲當前的寬松政策措施(QE)料將比預期中維持得更久。
該機構因而預計,美聯儲仍會到明年三月份時才作出首度縮減量化寬松措施月度購債規模的時間會被延后到明年3月份,而非其上月所估計的1月份。而根據該機構目前的最新預測,美聯儲當前的購債措施至少要到明年12月份才會徹底結束,而首度加息的時間則最早也要到2016年一季度。
德意志銀行的美國經濟問題專家拉沃尼亞(Joseph
LaVogna)周三(11月27日)則指出,鑒于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0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大幅增加了20.4萬人之多,美聯儲仍有相當的可能會在今年12月份的會議上就作出縮減量化寬松措施(QE)規模的決定,而如果此后發布的11月份非農就業數據繼續向好的話,那么美聯儲下月縮減QE的可能性將進一步增加。
這位專家預計,美國11月份的非農就業人數將增加18.5萬人,稍遜于今年至今每月增加19.2萬人的規模,但與此同時,9月和10月的非農就業人數則會被累計上修5萬人之多,這也將是一大可能促進美聯儲提前行動的利好消息。專家強調,此前美聯儲在10月底的會議上繼續按兵不動,但卻發表了偏向樂觀的政策預期。而當時諸如美國三季度GDP以及10月份非農就業等樂觀的數據報告尚未得到發布。因此,如果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經濟數據狀況能夠繼續符合美聯儲所設定的“經濟持續好轉”標準,那么其寬松措施力度就會自然而然得到縮減。
北京時間8:22,美元指數報8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