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上周五(11月22日)下跌,盡管日內洛克哈特(Dennis
Lockhart)宣稱暗示有可能在今年12月縮減購債,但市場似乎終于領會了美聯儲(Fed)的用意,即縮減量化寬松措施(QE)規模并不等于要收緊貨幣政策。上周三(11月20日)公布的美聯儲10月29-30日會議紀要暗示,只要經濟持續復蘇,美聯儲仍會考慮在未來的某次會議上決定縮減購債,但這次的市場反應表現出更多微妙差別。
美國亞特蘭大聯儲(Fed
Atlanta)主席洛克哈特上周五稱,應當在12月份、明年1月以及3月的會議上討論縮減量化寬松規模。盡管美聯儲更加接近縮QE,且很有可能是在2014年第一季度,但目前短期利率期貨卻強勁走高,把美聯儲首次加息時間的預期推遲到2015年的更晚時段。
周一(11月25日)亞市早盤,歐元/美元走高后小幅回落,現交投于1.3550一線,本周市場風險事件不多,經濟數據方面歐元區最新的失業率和通脹數據將在本周出爐,有望對此前頻繁上演過山車行情的歐元給出指引;英鎊/美元震蕩走低,現交投于1.6228一線;澳元/美元橫盤整理,現交投于0.9162一線;美元/日元震蕩上行,現交投于101.28一線。
會議紀要透露縮減QE意向 美元指數先上行后回落
美聯儲發布最新會議紀要增加了退出購債計劃的可能性,受此影響,美元指數走高,非美貨幣紛紛跌落。但由于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表態將基本退出常態外匯市場干預,并有序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間接導致美元回落。
美聯儲何時開始縮減QE是市場持續關注的問題。本周,美聯儲公布了最近一次貨幣政策決策會議的會談紀要,顯示在美聯儲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10月份的例會中,美聯儲官員們曾考慮過對資產采購項目進行縮減的計劃,包括確定一個結束資產采購項目的日期,或者是設定一個債券采購的總規模。紀要顯示,隨著經濟狀況的改善,美聯儲可能“在未來幾個月中”縮減量化寬松規模。
盡管本次公布的會議紀要并沒有明確退出時間表,但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鑒于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向好,不能排除12月退出QE的可能性。會議紀要引發匯市強烈反應,美元指數自80.60附近快速上漲至81.10。
中國銀行外匯分析師表示,未來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會轉移到美國經濟數據上,一旦美國經濟數據走強,美元指數可能加速上漲。盡管美元整體強勢,但本周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的表態對美元構成利空。日前,周小川在《十八屆三中全會輔導讀本》上發表署名文章,被市場視為央行對三中全會《決定》的解讀,文中涉及了匯率市場化改革等重要內容。
周小川表示,要根據外匯市場發育狀況和經濟金融形勢,有序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另一方面,進一步發揮市場匯率的作用,央行基本退出常態式外匯市場干預,建立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國際市場普遍認為,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將意味著人民幣兌美元會加速走強,因此該消息直接令美元人氣受損,在國際外匯市場顯著下跌。
美聯儲QE退出能否“軟著陸”?
隨著美國經濟數據的好轉,美國量化寬松政策似乎到了該退出的時候。而目前的重點是在什么時間以怎樣的方式退出能讓市場所接受,不至于像5個月前伯南克(Ben
Bernanke)首次提出時那樣引起市場轟動,也就是常說的“軟著陸”。就目前來看,兩種方案討論較多,組合推出的可能也受到了多數市場人士的支持。
一種是循序漸進地退出。就像QE推出是經過多輪一樣,其退出也將階梯式進行,根據市場的實際反應調整節奏和規模。本周三,美聯儲公布的10月份貨幣政策制定會議紀要稱,美聯儲理事“整體上預計,未來公布的經濟數據將與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有關就業市場狀況正在好轉的展望相一致,因而令未來幾個月中縮減資產購買規模變得合理”。至于具體的縮減規模,市場普遍預計第一步是先從目前每月購買850億美元資產規模降低為700億美元。
另一種是降息。從公布的10月份會議紀要上來看,美聯儲希望以一種新形式的寬松政策作為對減少資產收購的補償,下調超額準備金利率在會上得到了最明顯的支持。會議紀要顯示:“多數與會者認為,在某個階段,美聯儲理事會下調超額準備金利率值得考慮,盡管人們普遍認為這么做除了充當一種傳達政策意圖的信號外,其他作用可能不大。”而現任美聯儲副主席、已被提名出任下任主席的耶倫(Janet
Yellen)上周也曾向國會議員表示,該行“當然有可能”采取這種舉措。
至于何時開始縮減計劃,美聯儲官員最近的表態是最快在12月份進行,但根據彭博社最新終端用戶調查數據,僅有5%的投資者認為美聯儲會在12月份縮減QE,而有超過80%的人認為美聯儲將在明年3月份或以后采取行動,也就是耶倫正式入主美聯儲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