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改革紅利預期的邊際效應開始遞減,但分析認為,影響本周市場的最大因素依然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的改革消息。
上周五,A股市場不僅實現了11月開門紅行情,而且也使周線收陽,阻止了三連陰周線形態的出現。而本周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的最后一個交易周,市場能否因此再現改革行情?有何機會可以把握?對此,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的有關人士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PMI數據仍喜憂參半
10月制造業PMI升至51.4,創18個月新高。對此,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沈正陽認為,今年全年我國完成7.5%的經濟增長目標不成問題。
他同時分析了10月PMI的分類指標:生產指數為54.4,比上月上升1.5個百分點,表明開工率上升;與此相關的采購量指數也分別上升至52.7和49.2,分別比上月回升0.2個和0.1個百分點。“不過,同上月相比,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進口指數、購進價格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回落。其中,購進價格指數在上個月53.3的基礎上回落了1.2個百分點。”沈正陽說,這預示著降幅曾一度收窄的工業品購進價格可能在10月份的收窄幅度會有所下降甚至停止收窄。
基于上述事實和分析,沈正陽認為,制造業的這一勢頭會否持續下去還不好說,因為從近年來經濟運行的變化情況來看,經濟狀況變化趨于頻繁,經濟周期有縮短的傾向,因此,現在還不能斷定就是經濟由跌轉升的拐點。“如果要給其下一個定義,我認為以‘弱復蘇’三個字來表達比較合適。”
湘財證券策略分析師朱禮旭說,官方發布的2013年10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51.4%,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而且創下了18個月新高,但從其分類指標來看可謂喜憂參半:在生產指數、采購量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下降的同時,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和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回落,表明企業對未來市場前景仍然比較謹慎。
邊際效應開始遞減
朱禮旭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提交給十八屆三中全會的“383”方案自公布以來已經被市場進行了充分的反應,該漲的個股大都漲得差不多了,甚至不排除部分題材的炒作已經出現了透支現象,改革紅利預期邊際效應將呈現出遞減趨勢。
“再說,‘383’方案只是一個建議稿,十八屆三中全會能夠采納多少還是一個未知數。”朱禮旭說,如果行政體制改革方面不能跟上,政府職能不轉變,其他改革措施都將被大打折扣。
朱禮旭解釋說,改革紅利預期邊際效應將遞減并不等于生產就完全沒有機會了,可以關注這樣一些機會:一是在“383”方案中被提及而被市場忽略,但社會需求空間又巨大的行業,如金融改革中的融資租賃,創新改革中的現代服務業等;二是前期未上漲或者漲幅甚微,而又與“383”方案有關的行業。
在沈正陽看來,“383”方案還提到了“深化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問題,要求重點從發行環節實質審核轉向信息披露。這與股票市場的關聯度最大,市場傳聞的新股發行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遲遲沒有出來,可能就是在等待十八屆三中全會對資本市場改革定調。“方案還提出要大力發展創業板、新三板和區域性場外交易市場,這本來是好事,但客觀上也給主板市場帶來了資金被分流的結果。”沈正陽說,投資者必須正視這樣一個現實:不僅存在著距離政策兌現時間越近,改革紅利預期邊際效應將遞減的可能,而且也存在著“有所得,必有所失”的客觀經濟規律。
題材股仍難言止跌
沈正陽說,由于官方PMI數據高于51.2的市場預期值,說明當前經濟仍處于復蘇之中,預計這種溫和復蘇將在未來得以延續,從而為加快推進結構性改革創造有利條件,預計能給A股市場中的藍籌股帶來提振,而藍籌股是大盤的定海神針,藍籌股穩定,則整個大盤也就穩定了。
從另外幾個因素來看,一是三季報已公布完畢,業績將不再是困擾市場的階段問題,而且其總體情況好于預期,也好于去年同期;二是財政繳存也即將過去,資金短期緊張狀況有望緩解;三是我國高層在學習、了解住房情況時,沒有提房地產調控,房地產政策或有改變,這也有助于房地產股反彈。
對于本周市場走勢,沈正陽認為,影響本周市場的最大因素就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來自各方面的改革消息及其預期,藍籌股將受益于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紅利的釋放。目前的機會在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金融業,二是高鐵。
不過,朱禮旭對后市偏謹慎。他說,雖然10月PMI表現不錯,短期內回到榮枯線下方的概率很低,但10月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均回落,這表明無論內需,還是外需都比較乏力。“市場對十八屆三中全會將要釋放出來的改革紅利預期的邊際效應將遞減。”朱禮旭舉例說,土地改革、國企改革等相關概念股,經過前期的強勢表現之后,目前出現了明顯的拋盤,有提前結束炒作的嫌疑,需要規避相關風險。
朱禮旭同時認為,小盤成長股大幅調整,題材股補跌的現象還會在本周延續。“在市場走勢不明的情況下以觀望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