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受到資金大力追捧的自貿區概念股9月26日全線下挫,10余只個股盤中跌停。業內人士表示,自貿試驗區重在制度創新,并不是部分投資者理解的“炒地皮”。隨著政策細則發布,自貿區概念股將告別前期“雞犬升天”的普漲階段,走向“去偽存真”的分化階段。
從集體漲停到全線跌停
從8月下旬至今,自貿區概念股是股市最為耀眼的板塊。多只個股的漲幅超過100%,龍頭企業外高橋的漲幅超過300%。
然而,由于短期內股價漲幅巨大,市場畏高情緒不斷累積,終于在26日上演出貨行情。截至收盤,浦東金橋、浦東建設、外高橋、上海物貿和上港集團等10余只前期大熱的股票紛紛跌停。
市場人士表示,自貿區概念股的全線跌停可能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A股概念炒作歷來有“見光死”的傳統。上海自貿試驗區定于9月29日掛牌,隨著掛牌日期臨近,前期低位介入的投資者有獲利了結的傾向。
二是國慶長假即將到來,不少人準備休假,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多頭也無心發動新的行情。
三是近期歐美股市普跌,部分機構預計下一階段市場行情可能不太樂觀,在這種氛圍中自貿區概念股也難有作為。
招商證券研究員陳文招指出,總體而言,市場已充分反映自貿試驗區的利好效應,“雞犬升天”式的普漲階段基本告一段落。后期將根據政策細節,分析具體公司的受益程度,從中選擇出少數投資標的。
兩大誤區待破解
在26日自貿區概念股的跌停潮中,前期大漲的貿易物流和建筑地產板塊,表現最為低迷。這意味著,市場已開始對之前形成的種種誤區進行糾正。
首先是把自貿試驗區理解成簡單的“炒地皮”。不少人預期,自貿試驗區會帶來區內及周邊土地的增值。外高橋、陸家嘴等開發區類上市公司因此喜迎利好,8月下旬至今股價漲幅分別超過300%和100%。
“有一種邏輯是,誰在試驗區內及周邊的土地儲備多,誰的股票就好。”一位投資人士指出。中原研究咨詢部總監宋會雍指出,自貿試驗區會讓商業地產得到一定的機會,但短期內并不具備創造大量居住需求的能力,要防止市場爆炒透支利好的效應。
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表示,試驗區不是一般的開發區,它的本意是搞改革而不是要政策。自貿試驗區可以成為中國服務業發展的助推器,但企業還沒進去,房價地價就已經漲上去了。在這點上,投資者的理解和中央的意圖恐怕有差異。
其次是把自貿試驗區看成“溫室”,企業只要進去就能分享紅利。在近期上海出口商品企業協會舉辦的座談會上,多家企業表達了到試驗區注冊的意愿。
事實上,在劉煜輝看來,自貿試驗區更像是“煉丹爐”。“在試驗區內,政府將致力于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企業在發展時的限制少了,但享受的扶持也沒有了。那些依賴于權力庇護的企業在試驗區很難發展好,只有創新能力強的企業才能脫穎而出。”
金融是后市最大看點
多位受訪人士指出,相比貿易、地產,金融才是自貿試驗區的最大看點。
市場人士預期,自貿試驗區將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利率市場、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先行先試。同時,推動金融服務業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這些改革將給銀行帶來很大的機遇。他指出,包括離岸業務等新的領域將給銀行帶來新的盈利點。此外,銀行中間業務也會有不小的增長空間。“通過自貿試驗區這個平臺,國內企業到海外去投資,或者海外機構到境內來投資,商業銀行都可以為其提供結算等方面的服務。”目前,浦發銀行已申請成立上海自貿試驗區分行,其他的銀行也在躍躍欲試中。
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沈明高表示,自貿試驗區在金融領域的機會主要分三塊:融資、理財和交易。他個人非常看好證券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在試驗區的發展,因為這會帶來試驗區金融活躍度和流量的上升,有利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雖然金融領域的機會多多,但企業面臨的挑戰也很大。中信證券研究員朱琰指出,自貿試驗區對銀行的影響分為兩方面:一方面,對外資開放會加劇金融競爭,如香港境內的中外資銀行類機構近百家,過度競爭導致銀行業的平均盈利水平低于其他地區;另一方面,如果試驗區內企業經營良好,將帶動中資銀行國際業務量的提升,具備國際業務優勢的銀行可能更加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