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9月23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475,較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漲82個基點。據記者統計,這是今年第26次刷新匯改以來的新高紀錄。同時,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已累計上升1422個基點,累計升值幅度達到2.26%,大大超過去年1.03%的全年升幅。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聯儲意外保持量化寬松政策不變導致美元走弱是人民幣匯率近日走強的直接原因。
此外,市場普遍認為,8月份的經濟數據包括進出口、PPI、PMI等多項指標均向好,體現中國經濟正在企穩回升;跨境資本也從此前的外逃轉為回流中國以及人民幣跨境結算日趨活躍等三大因素對近期人民幣匯率形成有力推動。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還將繼續,昨日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9月匯豐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預覽值為51.2,高于前值的50.1;該數據同時創下6個月來新高,成為中國經濟重回正軌的又一佐證。
當然,也有市場人士懷疑人民幣升值是我國應對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前瞻之舉。宗良則認為,人民幣匯率的走勢主要根據我國自身發展情況而定,雖然也會受到美元變動因素的影響,但總體上還是由市場供求變化來決定,上述的懷疑和猜想并不成立。
那么,人民幣匯率未來趨勢是怎樣呢?對此,宗良認為,我國經濟總體企穩回升態勢已經明確,因此,未來人民幣將雙向波動,不會再像上半年那樣保持較高的升值幅度,但總體小幅升值的趨勢不會改變。
“人民幣的基本穩定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是有利的!
宗良最后表示,這樣可以提高其他國家對人民幣的認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