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創業板指數再創歷史新高,雖然強于上周的預期,但中小板股票走勢分化嚴重,能創出歷史新高的個股數量在減少,而金融股比預期走的弱。在“二八”風格轉換爭奪中,這一輪偏好中小板股票的機構暫時占據上風,但“二八”對資金的爭奪并沒有就此結束。 中秋節后,各大指數拉出中陽線,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第一,9月份匯豐中國PMI初值為51.2%,高于8月份的50.1%,達到6個月以來最高。制造業產出指數初值為51.1%,高于8月份的50.9%,為5個月以來最高。新訂單指數創下6個月高點,產出指數為5個月高點。新出口訂單指數6個月以來首次回到擴張區間。需求面改善推動企業庫存回補,中國經濟繼續回暖,預計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7%;第二,美聯儲暫緩退出QE,不僅維持低利率不變,而且維持每月850億美元購債規模不變。 前期消息面一直偏樂觀,但最近利空消息也多了起來,首先,8月份我國全社會用電量51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7%。這是今年連續第4個月回升,印證了經濟回暖的態勢。進入9月份后,9月份上旬的發電量同比增速已經回落到個位數,與8月份上旬的16%相去甚遠,這與匯豐中國PMI初值并不匹配;其次,有媒體報道,國慶前后或發“IPO征求意見稿”,正在討論2015年是否過渡到注冊制;再次,國內地王頻出,是否引發房地產調控加碼;最后,土地流轉政策或比預期出臺的時間要晚。 就短期而言,市場的調整壓力正在加大。第一,上證指數自年內高點2444點下跌以來,在3月份至5月份的2180點至2300點區域積累大量套牢盤,目前上證指數正處于這一密集籌碼套牢區;第二,資金面上,月末和季末效應疊加,令短期市場資金趨緊;第三,長假因素影響。目前距國慶長假僅有5個交易日,投資者假日情節逐步趨濃;第四,隨著房價上漲、8月份社會融資額的放松、豬價周期的震蕩向上,加上去年9月份至10月份的低基數效應,四季度應密切關注CPI是否明顯回升至敏感水平,并留意貨幣政策是否出現變化。 雖然創業板指數或繼續創出歷史新高,但創業板當前的估值泡沫已然明顯,投資者更應從風險和收益的均衡性上去理性梳理,冷靜面對。受資金面的影響,低估值藍籌股短期難以持續上漲,同時短期獲利盤積累較多也需要清洗,國慶節前大盤或進入縮量震蕩整固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