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出爐的QDII基金業績統計顯示,受黃金、港股、新興市場和資源等投資標的總體表現不佳拖累,前8月68只QDII基金單位凈值平均下跌2%,同期國內主動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達12.69%,QDII基金總體表現大幅落后國內基金。
前8月取得正回報的QDII基金僅27只,占比近四成,其中有11只基金收益率10%以上,為今年QDII中為數不多的顯著盈利的基金,富國中國中小盤和廣發亞太精選前8月收益雙雙超過20%,分別達23.29%和21.35%,排名居前兩位。受益美國股市大幅上漲,大成標普500等權、長信標普100等權和博時標普500指數基金3只指數基金收益率均超13%,排名第三到第五位。
不過,更多QDII虧損,其中有18只QDII基金虧損幅度在10%以上,上投全球資源和易方達黃金跌幅分別達22.08%和20.09%,成為表現最差QDII。匯添富黃金、嘉實黃金和諾安全球黃金等3只黃金QDII基金的跌幅均超過16%,分別達18.69%、18.38%和16.99%,博時抗通脹、國投新興、H股ETF等基金跌幅都超過14%。主投資源、黃金、新興市場的QDII依然是今年以來下跌的重災區。
不過,從8月份表現看,受黃金價格觸底大幅反彈影響,黃金QDII跌幅較前7月已大幅收窄,而投向房地產的QDII和亞太新興市場的QDII跌幅居前,特別是三只房地產QDII跌幅均在6%左右,使得今年以來收益大幅回吐,并以虧損報收。無論是黃金QDII的暴跌還是房地產QDII的先賺后虧,都令投資者親身感受到投資單一標的風險巨大。
對于未來QDII基金投資,上海證券基金分析師劉亦千建議投資者降低新興市場QDII配置比例,側重配置投資美國市場QDII,以分享資金回流美國對資產價格的支撐,并從美元走強中贏得額外回報;另一方面,他建議投資者密切跟蹤全球經濟走勢,關注大宗商品QDII和重點投資新興市場中外向型企業和資源性板塊QDII,這些產品有望在全球經濟復蘇中受益,具備豐富的階段性投資機會。
海通證券9月份基金投資策略也指出,未來一段時間,QE退出預期仍主導市場,將增加風險資產波動。QDII基金投資應立足資產配置,核心持有成熟市場QDII。QE的退出對新興市場產生沖擊,重點關注以歐美成熟市場為主要投資標的的QDII基金。
對于處于QE退出風口浪尖中的新興市場而言,上投摩根基金認為,目前的資金面與景氣面的確對東南亞市場較為不利,但若將眼光放寬到整體亞洲市場中,仍有投資亮點可以在后QE資金退出時提供穩健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