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市場,與股市、房地產市場并稱為世界三大投資門類。受經濟形勢、政策規定等因素影響,中國今年收藏品買賣成交量顯著下降,業內人士預測,下滑趨勢可能會持續到明年。 在吉林省長春市召開的第八屆中國(長春)民間藝術博覽會,是目前全國范圍內規模最大的國家級民間藝術博覽會之一。日前5天的展會剛剛閉幕。盡管今年展會后期實行門票半價的優惠,但總成交額只有3608.9萬元,較去年的21181.5萬元大幅下滑。 不僅成交額下降明顯,天價收藏品數量也大幅減少。收藏愛好者詢價目標多集中在小物小件,高端藏品很少有人關注。 一件售價56萬元左右的歙硯“傲骨寒梅”一直沒有賣出。展商負責人說,這種歙硯的材料很稀少,所以很珍貴,收藏價值很高。照前幾年的市場,肯定不愁賣,但是今年展會上,很少有人詢價,即使有意購買,出價也很低。 記者還注意到,以往每屆展會上都頗受關注的“賭石熱”,在今年展會上也消失了。鑫森珠寶店參展商李先生年年都參加長春民博會展覽,他說:“前幾年銷售情況都十分火暴,去年成交額大概有100多萬元,但今年銷量很差,來展會的人少了很多。” 記者又走訪了多家拍賣公司,普遍反映今年無論是拍品征集量還是拍賣會成交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較大幅度下滑。不僅如此,在各地的古玩市場中,人流量都和去年無法同日而語。 天津古文化街是華北地區主要收藏品交易市場之一,記者采訪發現,該市場在今年農歷春節后的交易行情明顯弱于去年同期,每周六慣例舉辦的露天攤位集市頗顯蕭條,近五成的店面前門可羅雀,不少賣家聚在一起閑聊打牌來打發時間。 由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聯合相關部門共同發布的《2012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顯示,2012年度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呈現明顯回調態勢。全國共舉辦788場文物藝術品拍賣會,成交額288.52億元,同比下滑265.01億元,下滑幅度高達47.88%。 受訪專家均認為,目前中國各地收藏市場趨冷態勢,主要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收藏品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增速放緩在所難免。 吉林省陶瓷、紫砂收藏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呂波認為,以前買古玩的群體主要集中于地產商、炒股人和企業老板,現在這部分人因為經濟形勢不好,手中資金緊張,不敢輕易下手“淘寶”,難免造成目前古玩市場的萎縮。 長春市收藏家協會副主席高笠鑫等專家認為,前幾年熱門收藏品的價格相對虛高,今年市場下滑在預料之中。 也有一些古玩收藏愛好者認為,收藏品市場萎縮還受到中央出臺的八項規定等政策影響。收藏愛好者孫倩表示,以往人們喜歡去古玩市場買珍貴的收藏品,如陶瓷、玉器送禮,現在這種現象驟減,也影響了部分生意。 一些專家表示,中國收藏品市場贗品大行其道也是影響人們收藏意愿的一個原因。 “中國民間具有豐富的文物藏品資源和悠久的藏寶傳統,但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現有的法律制度已經不能適應現實收藏市場發展的需要,”長春市收藏家協會玉石、賞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張徐認為,市場冷并不是一件壞事,中國收藏市場可以借此調整期,規范民間文物交易活動,讓收藏市場有序、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