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衛生不只對牙齒健康有好處。英國一項新研究發現,口腔內一種與牙齦疾病有關的細菌會增加早老性癡呆癥(阿爾茨海默氏癥)的風險。 英國中蘭開夏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阿爾茨海默氏癥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對比了20名死者的腦組織,這其中有10人患有阿爾茨海默氏癥。結果發現,阿爾茨海默氏癥患者腦中一種細菌的含量遠高于普通人。 這種細菌名為“牙齦卟啉單胞菌”,是引發牙周病的一種主要細菌。此前研究已發現這類致病菌引發的炎癥與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風險有關。 研究人員解釋說,雖然這種細菌主要生存于口腔內,但它們可能在咀嚼過程中或牙科手術時進入血液循環并進入腦部。之后,它們會在腦部引發過度免疫反應,導致免疫系統釋放出化學物質“誤殺”腦細胞,造成記憶力喪失、思維混亂等癡呆癥癥狀。 研究人員說,這種影響并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而是由細菌的不斷積累所造成的,因此注意平時口腔衛生、定期檢查口腔健康狀況對降低這種風險十分重要。 阿爾茨海默氏癥是最常見的一種癡呆癥,患者腦細胞受損,臨床表現為認知、記憶和語言功能出現障礙,目前尚無有效療法。
|